南山律問答


《備覽》中:「恆用攝生」是指「攝律儀戒」還是指「饒益有情戒」?
2020 年 11 月 22 日
師父28頁說:「這個餘聚是什麼呢?就是攝眾生戒、饒益有情戒」,這裡提到的「攝眾生戒」「饒益有情戒」,屬同名異譯。 / 釋法行


若我遣人盜我已經投保巨額保險的東西,若被盜我就可獲得巨額賠償,不知我是否犯重?
2020 年 7 月 4 日
現今保險類型眾多,合同條約也各式各樣,或許有特殊的情況。關鍵在於索賠理由是否符合保險公司與賠的合同條目。 / 釋法行



「教由體立、體即教源」這兩句話要如何消文?
2020 年 4 月 11 日
南山一宗把整個佛的教法,是怎麼分析的,然後演繹歸納成這三宗的,把世尊所說的整個言教,從小到大,性、相、顯、密通通的含攝… / 釋如密



何謂「法」?
2020 年 4 月 18 日

閱讀手抄稿與聽音檔的差別為何?一定要聽音檔嗎?為什麼要重覆聽?
2020 年 7 月 5 日

「涅槃」是什麼意思?佛有生死嗎?佛是怎麼存在的?
2020 年 10 月 6 日

為何《廣論》中士道只說明「苦諦、集諦」,沒有詳述「滅諦、道諦」?
2020 年 3 月 14 日

攝類學中提到的「事例」和「事相」有何不同?
2021 年 2 月 27 日

「是該論式的順宗一定是該論式的所立法」的討論。
2020 年 6 月 18 日

為何聲音不是成立聲音是無常的事因無係屬而不成立的抉擇詞?
2020 年 7 月 1 日

什麼是僅僅透過聲共相而執取瓶子的分別心的直接境?
2020 年 6 月 12 日

請法師釋疑:「受持行心儀軌」文中,「欣然樂行最勝菩薩行」是否應該改為「欣然樂習最勝菩薩行」?
2020 年 3 月 30 日

請問經典對於「由鈍轉利」的修練方法。
2020 年 4 月 24 日

「如人劍逼身,行持滿缽油,懼溢慮遭殺」,為什麼用這個喻來形容持戒?
2021 年 2 月 22 日

施主提供法師飲食,用餐後,居士自行取用剩下的食物,這是否算侵犯僧物?
2020 年 5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