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問答









到底什麼是應機呢? 是從說法者來觀察,還是從學者,亦或是二者要同時成立?
2020 年 7 月 5 日
關於應機,一定是說法者與學者兩者相互因緣和合的結果。佛法講的是因果緣起,絕對不是單靠某一方因緣能成辦有情解脫的妙果。 / 釋性景

當下發生的只跟過去有關係嗎?現在所做不能影響現在嗎?
2021 年 1 月 31 日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要生什麼心?與「應生無所住心」有何不同?
2020 年 7 月 3 日

全廣216講,如何辨別「明辨取捨」與「挑毛病」?
2020 年 5 月 2 日

如何在隨喜時,避免得少為足?
2021 年 1 月 31 日

「現量」、「比量」、「非量」的區別?
2020 年 6 月 26 日

「正知見」、「正知」、「正見」、「正念」之間的關係及生起的次第是怎樣的?
2021 年 6 月 9 日

《密集嘛》的意涵為何?
2020 年 11 月 8 日

八吉祥的圖案有何含義?正確的擺放順序是什麼?
2020 年 7 月 2 日

聞慧及聞所成慧,思慧及思所成慧,修慧及修所成慧,有無這些概念?
2020 年 4 月 19 日

為什麼所知是常法?
2020 年 11 月 18 日

「有學」和「無學」各是指哪些修行人?
2020 年 6 月 14 日

佛陀的三身是法、報、化三身,還是法、化、應三身?
2020 年 11 月 27 日

請問「煩惱」、「業」、「思業」、「思已業」彼此的關係以及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21 日

請問,唸經或唸佛號3、7、108遍,這些數字,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意涵?
2020 年 7 月 13 日

下載了佛法相關的文件或是影片,刪掉時,會不會對我們的智慧有所虧損?應如何做較如法?
2020 年 4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