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今略指宗體行相,另後進者,興建有託。」是上品所發之菩提心?
2020 年 4 月 19 日
師父在此處解釋說:「前面經過這個說明以後啟發我們的認識,由於這個認識以後產生信心。」所以此處的發心主要指的是產生信心。 / 釋如行
瓶子與兔子角是反體異嗎?
2021 年 2 月 24 日
瓶子與兔子角為反體異,是因為瓶子的反體與兔子角的反體別別不同,而且瓶子的反體是法,所以是與兔子角的法體為別別不同的法。 / 釋性說
圓教宗是以《法華》跟《涅槃經》為證,又寫「舍此二經,餘無此義」,是否矛盾?
2020 年 5 月 15 日
《法華經》提到聲聞能授記作佛,《涅槃經》說小乘律即是成佛的基礎一步,都清楚地說明聲聞會成佛,並且這些道即是成就佛道的支分,所以圓教宗取此二經來融通佛陀所說大小乘的戒律。 / 釋如行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開山始祖,那為何在世尊之前還有那麼多佛?
2020 年 8 月 5 日
釋迦世尊是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此期教法的教主,每一期教法都有其開始及結束的時間。因此說釋迦世尊是佛教的開山始祖是就這個世界的此期教法而言… / 釋如法
犯根本罪之後懺悔還能獲得初地嗎?
2020 年 6 月 9 日
《菩薩地》中提到如果犯了菩薩戒根本墮,即使懺悔清淨,也無法在此生獲得初地;三十五佛懺中說戲者菩薩等三十五位初業行者,透過三十五佛懺而淨化所有罪障… / 釋性華
廣論以及其他經典中是否有講解思惟隨喜的勝利和不隨喜的過患?
2020 年 10 月 2 日
天人四禪八定與大乘道奢摩他的差別是有無菩提心嗎?
2021 年 8 月 18 日
批評學佛法沒用、批評別的教派、辯論法義的是非,算謗法嗎?
2020 年 5 月 22 日
何謂「法」?
2020 年 4 月 18 日
「今解不然……從本境結」這一段,是次師問、初師答嗎?
2021 年 2 月 19 日
「如牛二角」及「二教」是指「作與無作」還是「作俱與形俱」?
2020 年 11 月 11 日
師父「從用無作」的開示,與前面釋疑如何相解?
2021 年 2 月 5 日
備覽中「小漫」的解釋。
2020 年 5 月 11 日
因法無系屬的論式的因,為何不是不定因?
2020 年 11 月 5 日
佛教師所認為的眼等非聚合之事為何義?
2020 年 11 月 25 日
因類學「是該論式的順宗一定是該論式的所立法」的討論。
2020 年 5 月 12 日
為什麼所知是常法?
2020 年 11 月 18 日
《普賢行願品》中,為何普賢菩薩可被稱為大聖?
2020 年 10 月 6 日
在包裝、紙箱上寫「仏」代表佛字,該包裝用完後,是否可以作一般垃圾處理?
2020 年 11 月 17 日
東方淨琉璃光世界,與西方極樂世界兩地淨土有什麼差別?
2020 年 4 月 5 日
努力淨罪集資還是常常生病,是惡業成熟?還是在淨化惡業?要如何看待?
2020 年 11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