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請問「煩惱」、「業」、「思業」、「思已業」彼此的關係以及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21 日
「煩惱」和「業」是相違的,因為「業」是思心所,「煩惱」是行心所當中的相應行心所。下士道所提及的事、意樂、加行、究竟,是要完成一個「業道」所需具備的條件。 / 釋性景


孕婦產檢發現胎兒異常,但拿掉孩子會造殺業,我該怎麼辦?
2020 年 5 月 27 日
每個生命都有他美好的一面,即便有些缺陷。我們不必因為某些缺陷而放棄一個生命,因為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難以估計的可塑性。對於一個即將來到人世的生命而言,我們實在沒有權力為之了斷他的未來。 / 釋如法





肉食應不應該飯前供養?
2020 年 4 月 18 日
在律典《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十中提到,在佛世時王舍城有一位長者,聽說供養僧眾能夠得到財富的果報,就去市場上買淨肉回家,煮成肉粥,供養來行乞食的比丘眾… / 釋性景

晚上是否能持誦《地藏經》?
2020 年 4 月 6 日
經論當中未見此說。且《地藏經》中說:「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形像,及聞此經,乃至讀誦,香華飲食,衣服珍寶,布施供養,讚歎贍禮,得二十八種利益。」… / 釋如法



《廣論》213頁「第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之理」的「此」指的是大悲嗎?
2020 年 3 月 15 日

師子賢論師小時候是獅子餵養長大的嗎?
2020 年 6 月 18 日

軌範語淨中的對機和所說法清淨中的應機是同一個意思嗎?
2020 年 4 月 22 日

什麼是「現行」?心的狀態和身的狀態都是現行嗎?和「行相」的意思一樣嗎?
2020 年 9 月 11 日

「事在無作」、「從用無作」,我們該以外境的作用還是內心的意樂來評斷善惡?
2020 年 5 月 29 日

「今解不然……從本境結」這一段,是次師問、初師答嗎?
2021 年 2 月 19 日

「正知見」、「正知」、「正見」、「正念」之間的關係及生起的次第是怎樣的?
2021 年 6 月 9 日

「教由體立、體即教源」這兩句話要如何消文?
2020 年 4 月 11 日

非遮會引出餘法非遮與成立法其中一者,為何沒有包含無遮?
2020 年 7 月 8 日

非寂滅的事物為何不能是「過去」?
2020 年 11 月 26 日

經是定學,律是戒學,論是慧學,那三藏與三學是同義、抑或是三句型呢?
2020 年 6 月 26 日

所作是成立聲音是常法的能遮破「法的體性」的正因或相違因?
2020 年 9 月 20 日

請問是否晚上不可以誦經、持咒、誦持佛號、拜佛、供香?
2020 年 4 月 11 日

「正說及破除非清淨說」科判的分法是否有重複?
2020 年 9 月 9 日

「吾願無悔」第78頁後,是什麼咒?
2020 年 6 月 13 日

請法師釋疑:「受持行心儀軌」文中,「欣然樂行最勝菩薩行」是否應該改為「欣然樂習最勝菩薩行」?
2020 年 3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