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備覽》中的「便製疏」是書名還是「於是便寫註疏」?見師有錯,如何成立師無錯?
2020 年 11 月 22 日
「便製疏」一語,解為「於是便寫註疏」或解為書名,都不影響文義,可以兩存。見師有過,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 / 釋法行

証阿羅漢果之聖人,很難趣入大乘的原因是增上慢?
2020 年 4 月 18 日
增上慢是一種煩惱,阿羅漢已經斷除煩惱,必然也斷除了增上慢。現證空性的見道位聖者雖然已經現證無我,但是尚未斷除增上慢… / 釋性華

師父在《備覧》中說:「這個正見是『正見我倒』」,與《廣論•業果》中所說的正見是一樣嗎?
2020 年 9 月 24 日
師父此處要解釋的正見,即是在《廣論•業果》中所說的正見。 / 釋如行



同樣是實事,如何分判是遮破法還是成立法?
2020 年 7 月 13 日
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分別心了解,而分別心了解事物也確實一定是遮遣趣入。但是遮破法的性相是,「直接證達自己的覺知必須直接否定自己的所遮而證達的法」,重點在這個「必須」二字。 / 釋如法



往生淨土與往生暇身的差別為何?對於成就佛果有何不同?
2021 年 5 月 31 日
不論往生何者淨土都可以修習密法,只是大部分淨土的所依是天身,而人身的氣脈明點對修密法來講更為適合。如果投生香巴拉淨土則是人身所依… / 釋性宣

肉食應不應該飯前供養?
2020 年 4 月 18 日
在律典《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十中提到,在佛世時王舍城有一位長者,聽說供養僧眾能夠得到財富的果報,就去市場上買淨肉回家,煮成肉粥,供養來行乞食的比丘眾… / 釋性景


請問「煩惱」、「業」、「思業」、「思已業」彼此的關係以及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21 日

為何《廣論》中士道只說明「苦諦、集諦」,沒有詳述「滅諦、道諦」?
2020 年 3 月 14 日

請問若無盜三寶物之心而犯,從教、律角度如何理解?網路資訊沒有說明是否可以流傳或保存,若私自保存或流傳是否犯了盜法,盜僧物罪?
2020 年 3 月 30 日

懇請解析《廣論》255頁:「如是煩惱及執相縛當須緩放,學處之索則當緊束……」
2020 年 3 月 15 日

《事鈔》「宗體行相」如何解釋?
2020 年 5 月 7 日

《南山律》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其性相為何?為何用三界區別?
2020 年 5 月 20 日

依《廣論》修行當從何了知兩種根本?
2020 年 5 月 28 日

《事鈔》中說:「或畜貓狗,專擬殺鼠,是惡律儀。」所以是否不可以養流浪貓狗?
2020 年 7 月 31 日

六度、四攝、戒體、習氣、種子、四諦等各是什麼法?
2021 年 8 月 6 日

所作是成立聲音是常法的能遮破「法的體性」的正因或相違因?
2020 年 9 月 20 日

學習攝類學時,如何清晰辨識討論實事「本身」或「範圍」?
2020 年 4 月 24 日

有符合「既是體性一,又是同一類別的常法」的例子嗎?
2020 年 10 月 3 日

八吉祥的圖案有何含義?正確的擺放順序是什麼?
2020 年 7 月 2 日

為何有些經典說佛見有情富盛不生歡喜,有的經典卻說見他富樂心生歡喜?
2021 年 8 月 18 日


請問如何理解師父所說的「教育是人類升沉的樞紐」?
2021 年 2 月 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