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論問答
《因類學》「在聲音有法之上是他,是他的話遍是無常」,此處的「他」如何解釋?
2020 年 6 月 24 日
此處的「他」指論式中的因。他宗認為這三個條件可以視同「成立聲音是無常的宗法」的定義… / 釋性忠
經是定學,律是戒學,論是慧學,那三藏與三學是同義、抑或是三句型呢?
2020 年 6 月 26 日
戒定慧三學是經律論三藏所詮釋的內涵,經律論三藏是詮釋戒定慧的清淨能詮,二者的本質不一樣。 / 釋如法
地水火風都是觸處,為什麼八塵質不攝為色香味觸四塵質即可?
2020 年 11 月 10 日
八塵質中,因為有所依的「自相的質」與能依的「處的質」兩者,所以能避免多於八種或少於八種的過失。 / 釋性說
因類學:遮破正因與果正因同義嗎?
2020 年 5 月 21 日
遮破正因與果正因不是同義!因為是遮破正因的論式,它的直接所立法一定要是無遮,而果正因的論式,它的直接所立法一定是成立法或者是非遮其中一者。 / 釋性理
《因類學》「應當有不順宗,因為有異喻的緣故,應當如此。」的討論。
2020 年 6 月 24 日
他宗認為既然「結合不順法的真實成立語」存在,而這樣的真實成立語描述的是一個論式的正因必定不存在於該論式的不順宗,由此進一步推論不順宗應該也存在… / 釋性忠
瓶子是世俗諦,瓶子上的空性是勝義諦。二者是體性一而反體異的關係。請法師說明二者是體性一的原因及判斷條件。
2020 年 4 月 9 日
不論常法或是實事,基本上會有兩種狀況,一種是是此法,所以與此法是體性一,比如,瓶子是實事,所以與實事是體性一,一種是是此法的特法(含支分)所以與此法體性一,比如,水果的香味,是水果的特法,所以與水果體性一、瓶嘴是構成瓶子的支分,所以與瓶子是體性一。 / 釋性說
何處可以獲得譯經院重新翻譯的「兜率眾神頌」?
2020 年 5 月 18 日
贍部洲是我們現在所處的地球。那其他三洲可想像為其他星球嗎?等活地獄跟我現在所處是在不同空間嗎?
2020 年 5 月 8 日
「若不執為尊,百世生犬中」,為何是狗而不是「牛、馬、豬…等」?
2020 年 4 月 24 日
到底什麼是應機呢? 是從說法者來觀察,還是從學者,亦或是二者要同時成立?
2020 年 7 月 5 日
何謂戒德高超?
2020 年 9 月 29 日
把家中螞蟻蟑螂的地水火風虛空等遮檔住,這犯盜戒嗎?
2021 年 2 月 13 日
假名宗破實法宗以「作戒體」為色法,應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17 日
法之與體,同異云何?
2020 年 9 月 26 日
所讀的經書,除了自己對師長的信心外,有其他的方式確認經書為佛說的嗎?
2022 年 10 月 6 日
為何有些咒語的翻譯用較難的字來翻譯,可否改字以方便讀誦?
2021 年 2 月 9 日
二種悉地的意涵為何?
2020 年 7 月 17 日
《起信津梁》中的「善妙覺受共通三摩地」和「真實性之不共三摩地」意思為何?
2020 年 10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