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緣起中的有支與識支之區別為何?

  • Post category:廣論問答

問題敘述:

《廣論》P185L1:龍猛菩薩云:「初八九煩惱,二及十為業,餘七者是苦」。
問:為何將「有」歸在「業」;而「識」歸在「苦」?有支與識支之區別為何?

解答法師:釋性宣

「有支」是指:往昔的行支在識支上熏習業的習氣,透由愛取二支的潤發,成為引生後有(即下輩子的有),即是具有大勢力的業或業習氣。有支是因位上的「業或業習氣」,假立為未來果位的「有」名。

因為有支包含了業及業習氣,所以將有支歸納在「業」。

識支是屬於心法,而不是業。因為從「因由煩惱、業二者而出生的苦果」的角度來講,所以歸納在「苦」。

貢唐洛卓嘉措大師所造的《顯明義疏箋註》(下冊310頁)提到:有人說「煩惱、業」是能輪迴者,所以不是輪迴;但是龍樹菩薩云:「從三出生二,從二而生七,從七復生三,數轉三有輪。」諸多教典皆說內在苦諦與輪迴二者是同義。

承上所說,末學的淺見認為:十二緣起支一般來說都是輪迴,但是如果從「能輪迴者」與「所輪迴者」的角度來區別的話,「煩惱、業」當中的五支是屬於能輪迴者,「苦」當中的七支則是屬於所輪迴者。由此或許可見有支與識支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