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問答

在中陰身看到佛菩薩時,如何確定是真的而不是幻覺?有可能看到幻覺的佛菩薩嗎?
2020 年 4 月 28 日
不僅是中陰身,在定境中都有可能出現幻覺,或將外道天魔的化現看成佛菩薩。不僅在定境中,就連阿羅漢現前境中都曾見到魔王化為佛陀,心生恭敬而欲禮拜。 / 釋如法

三藏是不是指經、律、論?
2020 年 5 月 30 日
三藏是指經、律、論,而三藏的主要所詮就是戒、定、慧三學,經藏主要詮說增上定學,律藏主要詮說增上戒學,論藏主要詮說增上慧學。 / 釋性華


聞慧及聞所成慧,思慧及思所成慧,修慧及修所成慧,有無這些概念?
2020 年 4 月 19 日
法相上確實有聞慧等六種智慧。六種智慧的內涵也不一樣。聞所成慧一定是聞慧,但聞慧不一定是聞所成慧。是三句。思慧與思所成慧、修慧與修所成慧的關係也是如此。 / 釋如法


當下發生的只跟過去有關係嗎?現在所做不能影響現在嗎?
2021 年 1 月 31 日
如果想要看到自己所做所想能影響現在,請先從改變自己的內心開始。你內心的念頭是你的現在嗎?一定要從纏繞自己的負面思路中成功掙脫。這是改變現在的第一步。 / 真如

全廣216講,如何辨別「明辨取捨」與「挑毛病」?
2020 年 5 月 2 日
明辨取捨,就是當我們對於教典、對一個境,能夠清晰認識出,此時此刻經典所指出的煩惱行相是什麼。挑毛病的時候,會有一個現行,就是自己會生煩惱,應該有輕微的瞋心、不耐煩,或者覺得別人不殊勝。 / 真如


如何克服學法時心思不專注?
2021 年 2 月 7 日
想改善專注度應認知不專注的行相,設法在聽聞前或正聽時預防和對治;過程中淨罪集資和策發希求是幫助我們專注學法非常重要的前行準備。 / 釋性修

《備覽》八戒裡沒有「預習發戒」和「歎功問相」,那我在受八戒前時,要準備這兩項嗎?
2020 年 5 月 6 日

圓教宗是以《法華》跟《涅槃經》為證,又寫「舍此二經,餘無此義」,是否矛盾?
2020 年 5 月 15 日

若不受過午不食戒,是否就無法生起滅惡生善之心?
2020 年 11 月 1 日

假名宗破實法宗以「作戒體」為色法,應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17 日

「是該論式的順宗一定是該論式的所立法」的討論。
2020 年 6 月 18 日

因類學「是該論式的順宗一定是該論式的所立法」的討論。
2020 年 5 月 12 日

同樣是實事,如何分判是遮破法還是成立法?
2020 年 7 月 13 日

「一與相違」是相違,還是不相違?
2021 年 2 月 27 日

般若經卷四百二十九,第十四頁,第二分外道品第三十三,天帝釋所誦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內容應該為何?
2020 年 3 月 31 日

次補佛處的意思為何?
2020 年 7 月 11 日

《楞嚴經》是否是偽經?
2022 年 4 月 6 日

請問經典對於「由鈍轉利」的修練方法。
2020 年 4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