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師父提到客觀環境是我們造的業,請問主觀環境指的是什麼?
2020 年 6 月 23 日
客觀與主觀是哲學方面提出的相對用詞,此詞在使用上可能隨著個人認知、特定目的等而有各自認為的定義… / 釋如密


既然是無常,那佛陀如何能授記某人於未來會成佛?
2021 年 2 月 16 日
並不會衝突,因為無常還是可以穩定的延續。當佛陀或有神通的修行人用神通力觀察有情的願力或悲心及智慧業力等續流穩固時,就能做出準確的預言,是不會失誤的。 / 釋性善

《攝類學》「金瓶銅瓶二者有法,應當是從自己的別別直接近取因所生,因為金瓶是從金所生…」此論式是否不周遍?
2021 年 2 月 24 日
此論式不周遍,為方便解釋而說,未可如言而取。 / 釋如法

《備覽》中的「便製疏」是書名還是「於是便寫註疏」?見師有錯,如何成立師無錯?
2020 年 11 月 22 日
「便製疏」一語,解為「於是便寫註疏」或解為書名,都不影響文義,可以兩存。見師有過,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 / 釋法行

因類學「是該論式的順宗一定是該論式的所立法」的討論。
2020 年 5 月 12 日
如果就敘述有無而言的話,成立彼的順宗不必與被當作成立彼的所立法的事物同義,因為煙不是火的緣故。 / 釋性華

依之而生的係屬關係,如因果,是否即是體性異的關係?
2020 年 4 月 18 日
依之而生的係屬,如因果,即是體性異。當修行七因果教授發心之時,行者心中的大悲心也是其相續中… / 釋如行


常人為何不記得前世?
2020 年 9 月 26 日

下士道中最後面的破邪執總共有幾個?
2020 年 4 月 11 日

為什麼執有見如須彌山大不怕,執空如芥子一點點就完了?
2020 年 5 月 31 日

善知識應該放在皈依三寶中的什麼位置呢?
2020 年 4 月 24 日

請問「此難受作不專戒名」應如何理解?
2020 年 11 月 11 日


《優婆塞戒》裡的「三齋月」指的是藏曆還是農曆?
2020 年 5 月 15 日

《南山律》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其性相為何?為何用三界區別?
2020 年 5 月 20 日

楞嚴經「入流亡所」整句如何理解?
2020 年 4 月 18 日

「一與相違」是相違,還是不相違?
2021 年 2 月 27 日

六度、四攝、戒體、習氣、種子、四諦等各是什麼法?
2021 年 8 月 6 日

是瓶柱二者的話,遍是常法與實事二者 。如果將瓶柱二者改成兔子角結論一樣嗎?
2020 年 7 月 17 日

見到市場上的攤販,面到眾生血淋淋的身軀,我們能做什麼,能利益到牠們及攤販?
2020 年 11 月 8 日

何謂「月十五日夜」?
2020 年 5 月 30 日

佛台供物在撤下來之前,是否需要念誦儀軌?
2020 年 4 月 29 日

一邊做事一邊聽老師的讚頌會不會不恭敬?
2020 年 7 月 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