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問答


「事在無作」、「從用無作」,我們該以外境的作用還是內心的意樂來評斷善惡?
2020 年 5 月 29 日
善惡業不是以常人的概念判斷,一定要用聖人的眼光,所以首先必須善學經論,了解何爲善惡、要以如何的心態造作善業。 / 釋如行





《備覽》第86頁第8行,作法捨的五個條件中,第二個條件「相解者成」似乎已經包含了第四個條件,要如何區別其不同點?
2020 年 4 月 19 日
欲捨戒者要具有清淨戒體,是住自性。其次接受捨戒的對象需要一位出家人或者白衣、外道,必須能了解欲捨戒者所說的意思,這是所對人境,此處並未說已經和欲捨戒者相遇… / 釋如行


依《廣論》修行當從何了知兩種根本?
2020 年 5 月 28 日
錯亂修習,是因為不知二種根本,以錯為對,以是為非,並不是因為從如來藏入門修行的關係。所以應當如理聞思教典,正確了知二種根本… / 釋如行

犯根本罪之後懺悔還能獲得初地嗎?
2020 年 6 月 9 日

廣海明月第266講中說:《現觀莊嚴論》就像莊嚴一樣,這個莊嚴代表什麼意思?
2020 年 11 月 7 日

師子賢論師小時候是獅子餵養長大的嗎?
2020 年 6 月 18 日

何謂「法」?
2020 年 4 月 18 日

《賽倉攝類學》所說的「前四種果」是指哪四種?
2020 年 11 月 18 日

色處的性相為眼識所執取,但應當以誰的眼識為準?
2020 年 9 月 23 日

「一與相違」是相違,還是不相違?
2021 年 2 月 27 日

《攝類學》「金瓶銅瓶二者有法,應當是從自己的別別直接近取因所生,因為金瓶是從金所生…」此論式是否不周遍?
2021 年 2 月 24 日

如何供養才能獲得廣大福報?是要一次大量地供養,還是長時供養才是?
2021 年 2 月 11 日

見到市場上的攤販,面到眾生血淋淋的身軀,我們能做什麼,能利益到牠們及攤販?
2020 年 11 月 8 日

為何有些咒語的翻譯用較難的字來翻譯,可否改字以方便讀誦?
2021 年 2 月 9 日

在極樂世界能修密法即生成佛嗎?
2020 年 11 月 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