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問答

全廣214講:《金剛經》、《楞嚴經》這樣又不圓滿。請問法師這裡的「圓滿」要如何理解?
2020 年 4 月 22 日
圓滿有多重涵義,而依據師父的開示來尋求師父此段的密意,確實是指上述經典雖非常殊勝,但未能含攝所有根機現前學習的次第。 / 釋如法

廣論第122頁第4行,此復若是殺者自殺有加行罪無究竟罪 以及第七行若起加行誤殺祠授無根本罪。究竟罪與根本罪二者有何不同?
2020 年 4 月 6 日
至尊宗喀巴大師在辨明十惡業中的殺生,要完成一個業道,需要具備事、意樂、加行、究竟四個條件。「無究竟罪」,藏文原文沒有「罪」這個字,意思是… / 釋性景

師父提到客觀環境是我們造的業,請問主觀環境指的是什麼?
2020 年 6 月 23 日
客觀與主觀是哲學方面提出的相對用詞,此詞在使用上可能隨著個人認知、特定目的等而有各自認為的定義… / 釋如密



何謂對空性生起一念合理懷疑?
2020 年 10 月 27 日
關於《四百論》的這句話,可以參見賈曹傑大師所寫的《四百論釋善解心要論》(福智之聲出版社),第八淨治弟子品中,有下述的解釋… / 釋性景

証阿羅漢果之聖人,很難趣入大乘的原因是增上慢?
2020 年 4 月 18 日
增上慢是一種煩惱,阿羅漢已經斷除煩惱,必然也斷除了增上慢。現證空性的見道位聖者雖然已經現證無我,但是尚未斷除增上慢… / 釋性華



《優婆塞戒》裡的「三齋月」指的是藏曆還是農曆?
2020 年 5 月 15 日

師父在《備覧》中說:「這個正見是『正見我倒』」,與《廣論•業果》中所說的正見是一樣嗎?
2020 年 9 月 24 日

「事在無作」、「從用無作」,我們該以外境的作用還是內心的意樂來評斷善惡?
2020 年 5 月 29 日

依《廣論》修行當從何了知兩種根本?
2020 年 5 月 28 日

應成論式:「瓶柱二者有法,應當是是無我,因為是有的緣故」的回答為何?
2021 年 2 月 9 日

無貪、無瞋、無明是非遮嗎?「沒有煩惱」 是無遮還是非遮?
2020 年 5 月 18 日

近取因和俱有緣壞滅,它的果才會出生嗎?
2022 年 10 月 8 日

所知等字面上沒有否定意涵的非遮,其所遮為何?其引出的非遮或成立法為何?
2020 年 11 月 5 日

晚上是否能持誦《地藏經》?
2020 年 4 月 6 日

輪迴是否沒有結束的一天?
2020 年 11 月 6 日

「今略指宗體行相,另後進者,興建有託。」是上品所發之菩提心?
2020 年 4 月 19 日

掘土、除草是惡業,請問掘土、除草的勝利面和過患面各是什麼?
2020 年 11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