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問答



在全廣209講裡,師父說到:「這個清淨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個,教理上面要有圓滿的認識,然後這個教理還有驗證上面的、確定不疑的悟證的境界。」,「悟證的境界」指的是什麼境界呢?
2020 年 4 月 2 日
對照前後文,師父並沒有明指是哪個法類,但是作為清淨條件之一,師父說「教理上面要有圓滿的認識,然後這個教理還有驗證上面的、確定不疑的悟證的境界。」應該是指必須具備兩個特點… / 釋如密


請問《廣論》67頁所說的「正受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淨戒律儀」是什麼?
2020 年 3 月 15 日
試重解這一段語譯如下:
內道佛教徒的「律儀」要有出離心攝持,非律儀非非律儀並「不是(上述)這樣的律儀」。但是,非律儀非非律儀由於還有守護三門、不犯十惡,所以也並不是「根本不是律儀」的非律儀。…

懇請解析《廣論》255頁:「如是煩惱及執相縛當須緩放,學處之索則當緊束……」
2020 年 3 月 15 日
此段的主旨是:如同前說有無所緣,要好好地區分,對於哪種束縛要鬆綁,也應善加分辨。
《廣論》255 頁倒數第 4 行說,對於煩惱的束縛,與執諸法為諦實行相的束縛,應該透過對治而鬆綁。因為這會讓我們久處生死…

若生起捨受是否還有無明?捨受所造的是何種業?
2020 年 5 月 28 日
捨受的意思是對境不生起想遠離也不生起不想遠離的感受。這種感受在三界有情的心續中都會產生,所以不代表有捨受的有情就沒有無明。 / 釋性展



假名宗破實法宗以「作戒體」為色法,應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17 日


《備覽》中說:「識想受等通善惡行」是要說明什麼?
2021 年 7 月 8 日

「羯磨」及「羯磨註」是經典的名字嗎?
2021 年 7 月 6 日

《攝類學》色法分外色和內色兩種,該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16 日

為何聲音不是成立聲音是無常的事因無係屬而不成立的抉擇詞?
2020 年 7 月 1 日

《攝類學》經部宗承許過去、未來是常法的相關疑問。
2020 年 8 月 2 日

虛空是現在,還是常法?
2020 年 4 月 3 日

未達諸法空,何以無所得?
2020 年 9 月 17 日

佛台供物在撤下來之前,是否需要念誦儀軌?
2020 年 4 月 29 日

在包裝、紙箱上寫「仏」代表佛字,該包裝用完後,是否可以作一般垃圾處理?
2020 年 11 月 17 日

父親往生後一直憂傷,學佛那麼久依舊如此,是否是學錯?
2020 年 11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