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問答

開二成五,二與五分別是什麼?
2020 年 4 月 18 日
開二成五,應如後解。是指《親友書》當中說了五種重業:「無間貪著無對治,從德尊事所起業,是五重大善不善,其中應勤修善行。」… / 釋如法

「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是不是太功利主義了?
2020 年 4 月 19 日
佛菩薩來到人間,所求的不是個人的一己利,而是想將自己所證悟的離苦得樂之道,送給受著苦難的眾生。但是一個好的禮物,未必因為它本身是好的,就容易送得出去。 / 釋如法

聞思修中的修是否專指座上修?證正法是指三學嗎?三學與座上修,及與修中間是幾句型?
2020 年 4 月 19 日
如月格西開示:座上以修為主,當所緣較弱時而輔以思惟,聞是座下所為。 / 釋如法




離開原來造業習慣,及走上最快成佛之路的關鍵是什麼?
2020 年 6 月 10 日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為什麼沒有由因推果?在《釋量論》有提及,在因位時,還有可能出現違緣,導致無法產生果的緣故,所以才說沒有由因推果的正因… / 釋性理

在中陰身看到佛菩薩時,如何確定是真的而不是幻覺?有可能看到幻覺的佛菩薩嗎?
2020 年 4 月 28 日
不僅是中陰身,在定境中都有可能出現幻覺,或將外道天魔的化現看成佛菩薩。不僅在定境中,就連阿羅漢現前境中都曾見到魔王化為佛陀,心生恭敬而欲禮拜。 / 釋如法


請問小漫是只有人趣?還是只一趣呢?
2020 年 4 月 22 日

戒是警意之緣,但是四緣中的哪幾個?
2021 年 2 月 13 日

「今解一時,非先後起」這裡指的作戒跟無作戒同時生起?還是作俱無作跟形俱無作同時生起?
2020 年 4 月 9 日

《備覽》中的「便製疏」是書名還是「於是便寫註疏」?見師有錯,如何成立師無錯?
2020 年 11 月 22 日

執取瓶子的現前識可否有其間接境?
2021 年 7 月 8 日

《因類學》「應當有不順宗,因為有異喻的緣故,應當如此。」的討論。
2020 年 6 月 24 日

色法、心法、心不相應法,三者為什麼是相違的?
2020 年 9 月 30 日

所作是成立聲音是常法的能遮破「法的體性」的正因或相違因?
2020 年 9 月 20 日

在沒有得到真正傳承而開始持誦咒語會有問題嗎?望請法師釋疑!
2020 年 11 月 25 日

學因類學時,看到同學問的問題滿多角度的,為什麼我就生不出這樣的問題?
2020 年 4 月 11 日

一邊做事一邊聽老師的讚頌會不會不恭敬?
2020 年 7 月 9 日

《普賢行願品》中,為何普賢菩薩可被稱為大聖?
2020 年 10 月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