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問答


「現前」、「供養」般若經如何行?是恭敬念誦嗎?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的差別?
2020 年 7 月 6 日
現前供養有兩種,佛身親自於前與塔像於前而做供養。供養的方式及意涵有很多。一般而言,可分為財敬供養、身語承事,依教奉行。 / 釋如法

若生起捨受是否還有無明?捨受所造的是何種業?
2020 年 5 月 28 日
捨受的意思是對境不生起想遠離也不生起不想遠離的感受。這種感受在三界有情的心續中都會產生,所以不代表有捨受的有情就沒有無明。 / 釋性展



請問盜佛、法之物實際的行為是什麼?為什麼盜佛法的,同類奉還之後,惡業即得清淨,難道不需要懺悔嗎?
2020 年 3 月 28 日
有關什麼才是盜佛物,佛陀在《大般涅槃經》中便有開示。大唐南海波淩國沙門若那跋陀羅所翻譯的《大般涅槃經後分》當中說:「佛告阿難:若佛現在,所施佛物,僧眾應知;若佛滅後,一切信心所施佛物,應用造佛形像,及造佛衣、七寶幡蓋、買諸香油、寶花以供養佛。除供養佛,餘不得用,用者即犯盜佛物罪。」 / 釋如法




主要以延續勞保年資的意樂加入職業工會投保,是否犯貪及妄語戒?
2020 年 11 月 8 日

祈願法會仁波切撒的吉祥米可以拿嗎?
2020 年 9 月 22 日

「事在無作」、「從用無作」,我們該以外境的作用還是內心的意樂來評斷善惡?
2020 年 5 月 29 日

阿賴耶識是無記?是戒體?
2020 年 7 月 1 日

「是該論式的順宗一定是該論式的所立法」的討論。
2020 年 6 月 18 日

《宗法輪論》所說的九種抉擇詞是哪些?
2020 年 9 月 17 日

名相與性相到底是不是相互周遍?
2020 年 7 月 11 日

因類學課本55頁,有人說:「成立聲音是無常的所立法的總…」這段文義如何理解?
2020 年 11 月 15 日

「如人劍逼身,行持滿缽油,懼溢慮遭殺」,為什麼用這個喻來形容持戒?
2021 年 2 月 22 日


研讀賢愚經公案時,超出想像之外,幾近神話,很難相信,不知該用什麼心態讀下去?
2020 年 9 月 18 日

請問如何理解師父所說的「教育是人類升沉的樞紐」?
2021 年 2 月 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