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說的老和尚與小沙彌的公案,要我們參什麼?

  • Post category:廣論問答

問題敘述:

法師您好, 師父在廣論開示親近善知識的的科判時提到一段話:

「一個小沙彌跟著那個老師父在那個廟裡面,那小沙彌盡心盡力地供養這個師父。那個師父有的時候跟他很輕鬆地說:『這是為你好。』他總歸這樣,你怎麼供,總是覺得為你好。這小沙彌聽了:『師父、我這麼盡心盡力供養師父,他總覺得為了我,那我不管他了!』結果他就馬馬虎虎不管他了,他自己管他自己了,欸!那個老和尚:『這一下子為我好!』你們去參參看,為什麼?」

弟子該如何去理解這句話呢?在研討班大家都不確定,請法師為弟子們答疑!

解答法師:釋如法

在這個公案當中,小沙彌的師父讓小沙彌盡力供養師父,從表面上,小沙彌供養師父,師父會得到直接的好處,而小沙彌只是付出,沒看到有什麼直接的好處,但小沙彌的師父卻說,這是為小沙彌好。小沙彌對此也心生疑惑,甚至決定不供養師父了。

當小沙彌不供養父了,表面上看起來是小沙彌不用付出了,而小沙彌的師父失去供養了,但是小沙彌的師父沒說這對我不好,也沒說對小沙彌好,反而說了這是對我好。

之所以師父要讓我們參,就是因為小沙彌的師父所說的話,與表面上看的事實似乎是反的。難道小沙彌的師父是在說反話嗎?

小沙彌的師父並非是在說反話,而是就佛法而言,這才是真正的事實。由於業果的緣故,表面上小沙彌的師父讓小沙彌盡力供養自己,是師父自己拿到好處,但是長遠而言,因為小沙彌造了承事師長的善業,真正得到好處的是小沙彌才是。而當小沙彌不供養了,表面上小沙彌的師父失去好處了,但是小沙彌的師父是一位真正的修行人,對他而言,少了供養承事,一點也不影響修行,反而能夠珍惜福報,專致修行,正如所謂「厚福受享,般若無緣」。正是由於這些佛法的知見,業果的思惟,才會出現小沙彌的師父這一段與表面看到的現象相反的論斷。

這個內容正好能解釋《廣論》所說的:「此復若就學者方面,以是最勝集資糧故,實應如是。就師方面,則必須一,不顧利養。」從這個公案就能看出,為何針對供養一事,弟子一定要努力供養,而上師又必需是一位不顧利養的人,看起來對同一件事態度相反,但原理卻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