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問答

《備覽》八戒裡沒有「預習發戒」和「歎功問相」,那我在受八戒前時,要準備這兩項嗎?
2020 年 5 月 6 日
《備覽》在闡述八戒的科判中,雖然沒有提到「預習發戒」,但是弘一大師在八戒章的第一支〈正納戒體〉的開頭,就提到:「受前應預習發戒及臨時開導等,皆同五戒,可以例知。」… / 釋如密

在心識的條件正常狀況下,聾啞者是否能得歸依體?
2020 年 6 月 25 日
依《業疏》所引及師父所釋,雖無明文,然可推知就通常言,聾啞者難具順緣,故難得體。眼根不妨,可在開緣。 / 釋如行



依《廣論》修行當從何了知兩種根本?
2020 年 5 月 28 日
錯亂修習,是因為不知二種根本,以錯為對,以是為非,並不是因為從如來藏入門修行的關係。所以應當如理聞思教典,正確了知二種根本… / 釋如行



《備覽》中:「恆用攝生」是指「攝律儀戒」還是指「饒益有情戒」?
2020 年 11 月 22 日
師父28頁說:「這個餘聚是什麼呢?就是攝眾生戒、饒益有情戒」,這裡提到的「攝眾生戒」「饒益有情戒」,屬同名異譯。 / 釋法行

「今解一時,非先後起」這裡指的作戒跟無作戒同時生起?還是作俱無作跟形俱無作同時生起?
2020 年 4 月 9 日
《業疏》云:「今解一時,非先後起。豈有作絕無作方生。由本登壇願心形限,即因成也。至後剎那,二戒俱滿。故云作時具無作是也。」 / 釋如行

「人無我緣起義」、「法無我緣起義」、「性空現為緣起義」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16 日

往生增上生道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差別為何?
2020 年 8 月 5 日

有情和諸佛菩薩無量無邊,無量無邊是定量的嗎?
2020 年 11 月 1 日

三緣就是三輪空?亦或是三緣是因,三輪空是果?
2020 年 5 月 6 日

無明證之為煩惱的量證之為愚癡的量證之為有的量證之為無實事的量是否存在?
2020 年 9 月 30 日

六度、四攝、戒體、習氣、種子、四諦等各是什麼法?
2021 年 8 月 6 日

「是該論式的順宗一定是該論式的所立法」的討論。
2020 年 6 月 18 日

因類學:遮破正因與果正因同義嗎?
2020 年 5 月 21 日

見到市場上的攤販,面到眾生血淋淋的身軀,我們能做什麼,能利益到牠們及攤販?
2020 年 11 月 8 日

《楞嚴經》中「入流亡所」的「流」是指什麼?
2020 年 9 月 19 日

三十五佛懺「過去未來現在佛」,為何不是按照時間順序稱「過去現在未來佛」?
2020 年 5 月 9 日

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見者的意思為何?
2020 年 11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