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問答



《備覽》中的「便製疏」是書名還是「於是便寫註疏」?見師有錯,如何成立師無錯?
2020 年 11 月 22 日
「便製疏」一語,解為「於是便寫註疏」或解為書名,都不影響文義,可以兩存。見師有過,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 / 釋法行

若我遣人盜我已經投保巨額保險的東西,若被盜我就可獲得巨額賠償,不知我是否犯重?
2020 年 7 月 4 日
現今保險類型眾多,合同條約也各式各樣,或許有特殊的情況。關鍵在於索賠理由是否符合保險公司與賠的合同條目。 / 釋法行


備覽持犯篇境想分別中第二節明有無,弘一大師依《資持記》中引律四重戒句法,除盜四句餘皆五句,與師父所說,心境相交涉當中,正立時應有八句,以殺戒而言,應如何思惟?
2020 年 4 月 6 日
因為疑是兩端,疑人也會疑非人,疑非人也會疑人,因此四種疑可攝作兩種疑。再加上四種想中… / 釋如法

《南山律》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其性相為何?為何用三界區別?
2020 年 5 月 20 日
透過有漏業及煩惱增上受生的近取蘊,就是分段生死,也就是《廣論》在共中士道所說,為苦諦所攝的生死。 / 釋如行

師父在《備覧》中說:「這個正見是『正見我倒』」,與《廣論•業果》中所說的正見是一樣嗎?
2020 年 9 月 24 日
師父此處要解釋的正見,即是在《廣論•業果》中所說的正見。 / 釋如行


「四黑法時,雖無現後明文,故亦當知是約後世」的解釋。
2020 年 4 月 22 日

「有學」和「無學」各是指哪些修行人?
2020 年 6 月 14 日

到底什麼是應機呢? 是從說法者來觀察,還是從學者,亦或是二者要同時成立?
2020 年 7 月 5 日

把其他師兄姐的消文紀錄載下來使用在課堂上有沒有犯盜業?
2020 年 4 月 18 日

有符合既是體性ㄧ又是同一類別的常法例子嗎?
2021 年 6 月 20 日

業果是略隱蔽分還是極隱蔽分?
2021 年 10 月 27 日

色處的性相為眼識所執取,但應當以誰的眼識為準?
2020 年 9 月 23 日

藍色為何不是將執藍眼識生為清晰明了的緣?
2020 年 11 月 28 日

「吾願無悔」第78頁後,是什麼咒?
2020 年 6 月 13 日

受八關齋戒隔天太早起,起床滑手機玩遊戲算破戒嗎?如何判斷明相初出?
2020 年 4 月 28 日

次補佛處的意思為何?
2020 年 7 月 11 日

《攝類學》「心不相應行法」與一個性相「堪為心的對境」是否相同?
2020 年 7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