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問答

《南山律》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其性相為何?為何用三界區別?
2020 年 5 月 20 日
透過有漏業及煩惱增上受生的近取蘊,就是分段生死,也就是《廣論》在共中士道所說,為苦諦所攝的生死。 / 釋如行

依《廣論》修行當從何了知兩種根本?
2020 年 5 月 28 日
錯亂修習,是因為不知二種根本,以錯為對,以是為非,並不是因為從如來藏入門修行的關係。所以應當如理聞思教典,正確了知二種根本… / 釋如行

「今解一時,非先後起」這裡指的作戒跟無作戒同時生起?還是作俱無作跟形俱無作同時生起?
2020 年 4 月 9 日
《業疏》云:「今解一時,非先後起。豈有作絕無作方生。由本登壇願心形限,即因成也。至後剎那,二戒俱滿。故云作時具無作是也。」 / 釋如行

「事在無作」、「從用無作」,我們該以外境的作用還是內心的意樂來評斷善惡?
2020 年 5 月 29 日
善惡業不是以常人的概念判斷,一定要用聖人的眼光,所以首先必須善學經論,了解何爲善惡、要以如何的心態造作善業。 / 釋如行

如何消文解釋「雖廣開戶牖而軌度無差,雖剋定楷模而攝生斯盡」?
2021 年 8 月 6 日
今以譬喻間註試作消釋,事例義涵可參師父新舊兩版開示及《備覽》P8R2、P13L2。 / 釋法行

南山將假名宗與實法宗判為小乘,圓教宗歸為大乘,依據為何?
2020 年 11 月 16 日
三宗由見不同故對戒體判定不同,但判三宗是小乘或大乘,並不是依各自見解而判定,是說這些見解是源於大乘教法還是小乘教法。 / 釋法行





師父提到客觀環境是我們造的業,請問主觀環境指的是什麼?
2020 年 6 月 23 日

在中陰身看到佛菩薩時,如何確定是真的而不是幻覺?有可能看到幻覺的佛菩薩嗎?
2020 年 4 月 28 日

「涅槃」是什麼意思?佛有生死嗎?佛是怎麼存在的?
2020 年 10 月 6 日

攝類學「將色法的一切支分作為境而趣入色法」的討論。
2020 年 5 月 10 日

色法、心法、心不相應法,三者為什麼是相違的?
2020 年 9 月 30 日

四大種(地、水、火、風)是常法還是無常法?
2020 年 11 月 20 日

非遮會引出餘法非遮與成立法其中一者,為何沒有包含無遮?
2020 年 7 月 8 日

「正說及破除非清淨說」科判的分法是否有重複?
2020 年 9 月 9 日

慬哦瓦是噶當派裡的「教授派」還是「口訣派」?
2020 年 7 月 8 日

學因類學時,看到同學問的問題滿多角度的,為什麼我就生不出這樣的問題?
2020 年 4 月 11 日

在床上能否持咒或背誦思惟串習教典?
2020 年 4 月 2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