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文解釋「雖廣開戶牖而軌度無差,雖剋定楷模而攝生斯盡」?

問題敘述:

請益《備覽》第二節略辨教體中的疑問:

《備覽》課本第6頁倒數第4行《資持》云:「雖廣開戶牖而軌度無差,雖剋定楷模而攝生斯盡。」

請問這二句話應該如何消文解釋較好?是否可以請法師幫忙舉出實際例子,幫助了解其中的涵義。

解答法師:釋法行

靈芝律師這段開示,文簡義豐,僅作文白語譯或反不易理解。今以譬喻間註其中,試作消釋,以供參考。

雖然廣大地開設門戶及窗牖等不同的通道,作為人、畜、飛蟲等進入內室的途徑,而由外入內這個必經的軌則度量,卻是固定而無可差池的。雖然由外入內這個剋定的軌則,如同楷定死了的模子一樣,不能改變,而門戶、窗牖等,所含攝的人、畜、飛蟲等不同眾生進入內室所需的通道,斯已完備全盡。

事例可參後文,P8R2《戒疏》云:「下至翻邪終為一實而作前引,況經開會,殊途同歸。涅槃重扶,無非顯性。今明為道,專指佛乘,止息化城終非本意。」P13L2《業疏》云:「如來設教,類同空界,隨立一相,攝修皆盡。五戒被俗之法,五體通道之規,持犯相扶,難遮齊則。」

進而詳研師父在《備覽》新舊两版中,對「雖廣開戶牖而軌度無差,雖剋定楷模而攝生斯盡」的開示,其義涵應可思而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