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問答


在全廣209講裡,師父說到:「這個清淨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個,教理上面要有圓滿的認識,然後這個教理還有驗證上面的、確定不疑的悟證的境界。」,「悟證的境界」指的是什麼境界呢?
2020 年 4 月 2 日
對照前後文,師父並沒有明指是哪個法類,但是作為清淨條件之一,師父說「教理上面要有圓滿的認識,然後這個教理還有驗證上面的、確定不疑的悟證的境界。」應該是指必須具備兩個特點… / 釋如密


請問「發心」、「護持」的內涵為何?
2020 年 5 月 2 日
「發心」的內涵,如《廣論209頁》引《現觀莊嚴論》云:「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提到因為想要圓滿自利及利他,而希求成佛,這樣的發心包含了自利利他二種欲求。是正屬上士道的意樂。 / 釋性宣

善知識應該放在皈依三寶中的什麼位置呢?
2020 年 4 月 24 日
應當視自己的善知識為三寶的總聚體,上師即是示道大師,其相續中的滅、道功德即是法寶,他是具有明了、解脫功德的聖者,所以也是僧寶。 / 釋如密

「現前供養」、「不現前供養」、「現不現前俱供」的討論與應用。
2020 年 5 月 12 日
透過供養現前境–現在自己眼前的佛陀與佛塔二者其中一者,而思維由於此一法性即一切法性,因而緣到其他一切未現前的佛與佛塔而作供養,這時,同時完成了現前供養與非現前供養,所以是供現不現前。 / 釋如法




「正知見」、「正知」、「正見」、「正念」之間的關係及生起的次第是怎樣的?
2021 年 6 月 9 日

《備覽》八戒裡沒有「預習發戒」和「歎功問相」,那我在受八戒前時,要準備這兩項嗎?
2020 年 5 月 6 日

不學亦可開迷的原因是什麼?
2021 年 8 月 18 日

祈願法會仁波切撒的吉祥米可以拿嗎?
2020 年 9 月 22 日

白雲的顏色以及上白下黃的顏色是根本色還是支分色?
2021 年 6 月 9 日

有符合「既是體性一,又是同一類別的常法」的例子嗎?
2020 年 10 月 3 日

應成論式:「瓶柱二者有法,應當是是無我,因為是有的緣故」的回答為何?
2021 年 2 月 9 日

同樣是實事,如何分判是遮破法還是成立法?
2020 年 7 月 13 日

《起信津梁》宗喀巴大師為何至各大寺院巡迴立宗?立宗、巡迴各是何義?
2020 年 6 月 4 日

未達諸法空,何以無所得?
2020 年 9 月 17 日

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見者的意思為何?
2020 年 11 月 28 日

「剋定永施,不許改轉」此中之剋定永施,應於何時界定?改轉是否仍應唯持尊重?
2020 年 4 月 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