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正知見」、「正知」、「正見」、「正念」之間的關係及生起的次第是怎樣的?
2021 年 6 月 9 日
同一個法相名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所指的內容或範圍,不盡相同,需要按照上下文義辨別。 / 釋法行




般若經卷四百二十九,第十四頁,第二分外道品第三十三,天帝釋所誦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內容應該為何?
2020 年 3 月 31 日
佛說《般若經》時,有外道欲來問難,也有天魔前來欲作干擾,天帝釋見到之後,就誦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息除障礙。… / 釋如法

全廣214講:《金剛經》、《楞嚴經》這樣又不圓滿。請問法師這裡的「圓滿」要如何理解?
2020 年 4 月 22 日
圓滿有多重涵義,而依據師父的開示來尋求師父此段的密意,確實是指上述經典雖非常殊勝,但未能含攝所有根機現前學習的次第。 / 釋如法



請問宗大師回向偈裡「我之師長宗喀巴,或居兜率或極樂,任住何處勝淨土」如何理解?
2020 年 8 月 4 日
兜率天雖然是欲界天,但是兜率內院卻是淨土,不在輪迴所攝,即便到了壞劫,其他天界壞滅,兜率內院也不會壞失,因此說或居兜率或極樂,任住何處勝淨土。而兜率外院則如一般的欲界天,對於凡夫而言,是極享樂處無法修行… / 釋如法

《攝類學》經部宗承許過去、未來是常法的相關疑問。
2020 年 8 月 2 日
攝類學中的過去,除在過去諸佛之外,一般是指著一種寂滅消失的狀態。所以過去的實事、實去的人,都不存在,因為凡是實事都不是寂滅狀態… / 釋如法



何謂第六意識?
2020 年 11 月 6 日

師父解釋「…這個教者、學者這兩樣東西在這裡面」是指造者同時是教者與學者,還是教者與教者的學生?
2020 年 5 月 2 日

為什麼佛菩薩福德智慧越來越圓滿,還是能感受到有情眾生的痛苦?
2020 年 7 月 10 日

師父沒有宣講奢摩他和毘婆舍那是什麼原因?
2020 年 6 月 13 日

「正知見」、「正知」、「正見」、「正念」之間的關係及生起的次第是怎樣的?
2021 年 6 月 9 日

祈願法會仁波切撒的吉祥米可以拿嗎?
2020 年 9 月 22 日

在心識的條件正常狀況下,聾啞者是否能得歸依體?
2020 年 6 月 25 日

「四心三性」一句為何是顯示非心?
2020 年 6 月 14 日

瓶子是世俗諦,瓶子上的空性是勝義諦。二者是體性一而反體異的關係。請法師說明二者是體性一的原因及判斷條件。
2020 年 4 月 9 日

白雲的顏色以及上白下黃的顏色是根本色還是支分色?
2021 年 6 月 9 日

非遮與無遮的性相當中「引出餘法」的意涵指的是什麼?
2020 年 9 月 21 日

執取瓶子的現前識可否有其間接境?
2021 年 7 月 8 日

《普門品》中,為何供養珍寶瓔珞是法施?
2020 年 11 月 21 日

請法師釋疑:「受持行心儀軌」文中,「欣然樂行最勝菩薩行」是否應該改為「欣然樂習最勝菩薩行」?
2020 年 3 月 30 日

《賢愚經》大施抒海品阿難尊者侍奉佛的條件該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14 日

《備覧》「今略指宗體行相,令後進者,興建有託。」問題。
2020 年 5 月 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