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恭敬的內涵,及其質量次第為何?
2020 年 9 月 28 日
關於恭敬的內涵,師父在《廣論》、《備覽》的開示中,反覆強調其重要性!以下僅略舉起一二,請同學們有空多加深入聞思實踐,必能生起深刻體會! / 釋性景

聞思修中的修是否專指座上修?證正法是指三學嗎?三學與座上修,及與修中間是幾句型?
2020 年 4 月 19 日
如月格西開示:座上以修為主,當所緣較弱時而輔以思惟,聞是座下所為。 / 釋如法

意根是屬於分別識還是無分別識? 是心王還是心所? 是屬於證他的心識嗎?
2021 年 7 月 6 日
意根當中包含眼耳鼻舌身識,其中既有無分別的根現識也有屬於分別心的部分。而意根必定是心王,而且也一定是證他的心識。 / 釋如法


《因類學》「在聲音有法之上是他,是他的話遍是無常」,此處的「他」如何解釋?
2020 年 6 月 24 日
此處的「他」指論式中的因。他宗認為這三個條件可以視同「成立聲音是無常的宗法」的定義… / 釋性忠





《備覽》第86頁第8行,作法捨的五個條件中,第二個條件「相解者成」似乎已經包含了第四個條件,要如何區別其不同點?
2020 年 4 月 19 日
欲捨戒者要具有清淨戒體,是住自性。其次接受捨戒的對象需要一位出家人或者白衣、外道,必須能了解欲捨戒者所說的意思,這是所對人境,此處並未說已經和欲捨戒者相遇… / 釋如行


三藏是不是指經、律、論?
2020 年 5 月 30 日
三藏是指經、律、論,而三藏的主要所詮就是戒、定、慧三學,經藏主要詮說增上定學,律藏主要詮說增上戒學,論藏主要詮說增上慧學。 / 釋性華

請問「發心」、「護持」的內涵為何?
2020 年 5 月 2 日

「低處修時高處到,慢慢修時快快到,一人修時双人到」第三偈之內涵如何?與前二偈如何能貫?
2020 年 4 月 29 日

廣論第122頁第4行,此復若是殺者自殺有加行罪無究竟罪 以及第七行若起加行誤殺祠授無根本罪。究竟罪與根本罪二者有何不同?
2020 年 4 月 6 日

請問大菩提心跟大悲心的差別是什麼?
2020 年 3 月 15 日

「羯磨」及「羯磨註」是經典的名字嗎?
2021 年 7 月 6 日

《南山律》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其性相為何?為何用三界區別?
2020 年 5 月 20 日

祈願法會仁波切撒的吉祥米可以拿嗎?
2020 年 9 月 22 日

請問小漫是只有人趣?還是只一趣呢?
2020 年 4 月 22 日

藍色為何不是將執藍眼識生為清晰明了的緣?
2020 年 11 月 28 日

有沒有同一類別的常法?
2020 年 9 月 24 日

近取因和俱有緣壞滅,它的果才會出生嗎?
2022 年 10 月 8 日

自己的眼識與耳識是否是同一成住以及實質同一類別?
2022 年 4 月 9 日

「嗡」字應當如何發音?
2020 年 4 月 22 日

請問備覧的持犯篇,其所結之罪,是否仍依假名宗來結?宣祖既崇唯識,是否天台亦遵此戒?
2020 年 4 月 19 日

八吉祥的圖案有何含義?正確的擺放順序是什麼?
2020 年 7 月 2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