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論問答




瓶子是世俗諦,瓶子上的空性是勝義諦。二者是體性一而反體異的關係。請法師說明二者是體性一的原因及判斷條件。
2020 年 4 月 9 日
不論常法或是實事,基本上會有兩種狀況,一種是是此法,所以與此法是體性一,比如,瓶子是實事,所以與實事是體性一,一種是是此法的特法(含支分)所以與此法體性一,比如,水果的香味,是水果的特法,所以與水果體性一、瓶嘴是構成瓶子的支分,所以與瓶子是體性一。 / 釋性說


因類學課本55頁,有人說:「成立聲音是無常的所立法的總…」這段文義如何理解?
2020 年 11 月 15 日
這段因類學課文的理路概略整理如下:
他宗錯解《正理滴論》中所說「所立法的總」以為照詞面理解即可,繼而承許…。 / 釋性天


《攝類學》經部宗承許過去、未來是常法的相關疑問。
2020 年 8 月 2 日
攝類學中的過去,除在過去諸佛之外,一般是指著一種寂滅消失的狀態。所以過去的實事、實去的人,都不存在,因為凡是實事都不是寂滅狀態… / 釋如法


經典裡,「分」字如何解釋?
2020 年 5 月 11 日

懇請解析《廣論》255頁:「如是煩惱及執相縛當須緩放,學處之索則當緊束……」
2020 年 3 月 15 日

「我被貪等猛火燒然,為做『雲雨』而為熄滅」,是「雲雨」還是「雨雲」?
2020 年 4 月 11 日

於有暇身勸取心要,「心要」指的是?
2020 年 3 月 15 日

備覽中「小漫」的解釋。
2020 年 5 月 11 日

假名宗破實法宗以「作戒體」為色法,應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17 日

《備覽》說「別請犯盜」是何意?
2020 年 11 月 10 日

《備覽》第86頁第8行,作法捨的五個條件中,第二個條件「相解者成」似乎已經包含了第四個條件,要如何區別其不同點?
2020 年 4 月 19 日

《普賢行願品》中,為何普賢菩薩可被稱為大聖?
2020 年 10 月 6 日

在極樂世界能修密法即生成佛嗎?
2020 年 11 月 5 日

《大般若經》「不起分別」與「無異分別」是什麼意思?差別在哪?
2020 年 6 月 4 日

佛經只有說不殺,但沒有要人吃素。所以吃葷並沒有犯戒,是這樣嗎?
2020 年 6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