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經論問答

八吉祥的圖案有何含義?正確的擺放順序是什麼?
2020 年 7 月 2 日
八吉祥相的起源,來自於佛陀積聚三大阿僧祗劫的資糧,其所成就的相好當中的吉祥相徵或圖紋。由於緣起的力量,凡是有這些吉祥之相的地方,法爾如是地會表徵或出生善妙圓滿,所以稱之為八吉祥相。 / 釋如法

請法師釋疑:「受持行心儀軌」文中,「欣然樂行最勝菩薩行」是否應該改為「欣然樂習最勝菩薩行」?
2020 年 3 月 30 日
關於「欣然樂行最勝菩薩行」是否應該改為「欣然樂習最勝菩薩行」,此句藏文為བྱང་ཆུབ་སྤྱོད་མཆོག་ཡིད་འོང་སྤྱད་པར་བགྱི།།,其中བྱང་ཆུབ་སྤྱོད་མཆོག་為「最勝菩提行」,即文中「最勝菩薩行」;ཡིད་འོང་為「欣然」;སྤྱད་པར་བགྱི為「行持」… / 釋如密

般若經於卷四百四,第三十六頁中所述六神通波羅蜜多;卷四百六十五,第三十九頁所述五通;及卷四百六十七,第二頁、第七頁所述五通,有何差別?
2020 年 4 月 4 日
總體而言,六種神通都是在獲得靜慮之後,進一步生起的功德。但是六種神通各有不同的對境或不同的作用。分述如下… / 釋性華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要生什麼心?與「應生無所住心」有何不同?
2020 年 7 月 3 日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指不應貪著諸法有諦實,應當生起證得諸法無諦實的心;「應生無所住心」是指應當生起證得諸法無諦實的心,所以兩句經文的內涵是相同的。 / 釋性華

請問,唸經或唸佛號3、7、108遍,這些數字,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意涵?
2020 年 7 月 13 日
誦念三次是表示慎重。有上師曾說過,誦唸七次,其意涵為親近本尊至少要誦七次… / 釋如法

請問是否晚上不可以誦經、持咒、誦持佛號、拜佛、供香?
2020 年 4 月 11 日
佛經當中勸導讚嘆於晝夜六時中行持上述等善行。如《大悲芬陀利經》中說:「是咒章句,晝夜六時,叉手專意而讀誦之。」是知可以晝夜持咒。 / 釋如法


依法不依人與視師如佛有無矛盾?
2020 年 6 月 3 日
視師如佛,是針對一位欲求解脫者,在修行之初,先必須尋找具備條件的上師,依止為自己的上師。之後在修行的初中後,都必須依靠上師的指導依之修持。此時修行者是否能接受上師的指導,則依靠自己對上師的信心,所以才需要修視師如佛。 / 釋性理

如何理解〈本地分〉說「其差別者,謂云語業及意業」的意思?
2020 年 6 月 11 日

請問師父在《廣論》9A講「老比丘證果」公案,是為了闡述什麼理路呢?
2020 年 3 月 14 日

什麼是「死謂棄捨同分諸蘊」?
2020 年 9 月 28 日

請問四家合註出版的進度。
2020 年 8 月 4 日

何謂戒德高超?
2020 年 9 月 29 日

主要以延續勞保年資的意樂加入職業工會投保,是否犯貪及妄語戒?
2020 年 11 月 8 日

請問「此難受作不專戒名」應如何理解?
2020 年 11 月 11 日

南山將假名宗與實法宗判為小乘,圓教宗歸為大乘,依據為何?
2020 年 11 月 16 日

應成論式:「瓶柱二者有法,應當是是無我,因為是有的緣故」的回答為何?
2021 年 2 月 9 日

心經中說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色是實事、是無常法,而空是常法,為什麼是實事的東西又是非實事呢?
2020 年 4 月 1 日

經是定學,律是戒學,論是慧學,那三藏與三學是同義、抑或是三句型呢?
2020 年 6 月 26 日

請問非遮與無遮性相的主要差別。
2020 年 8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