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經論問答


每日打坐一小時,一年或兩年,能否達到初禪近分定?
2020 年 9 月 21 日
僅憑自己研讀經論,打坐修行,非常容易誤入岔路,不易獲得真實的證德,一定要依止具德的善知識,在善知識的指導下修行。 / 釋性華




般若經卷四百二十九,第十四頁,第二分外道品第三十三,天帝釋所誦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內容應該為何?
2020 年 3 月 31 日
佛說《般若經》時,有外道欲來問難,也有天魔前來欲作干擾,天帝釋見到之後,就誦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息除障礙。… / 釋如法

依法不依人與視師如佛有無矛盾?
2020 年 6 月 3 日
視師如佛,是針對一位欲求解脫者,在修行之初,先必須尋找具備條件的上師,依止為自己的上師。之後在修行的初中後,都必須依靠上師的指導依之修持。此時修行者是否能接受上師的指導,則依靠自己對上師的信心,所以才需要修視師如佛。 / 釋性理

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見者的意思為何?
2020 年 11 月 28 日
這些都是與補特伽羅義涵相仿的詞,只是以不同的角度詮說,因此經當中提到補特伽羅的時候,多會將這些詞並列。 / 釋如法


「迴向諸佛及諸菩薩」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迴向諸佛及諸菩薩?
2020 年 4 月 22 日

撒賀是城市嗎?
2022 年 4 月 8 日

華嚴九心第一心孝子心,「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是否理解為善知識的容顏已是淨相?身已是變化為佛的法身?
2020 年 4 月 6 日

善知識應該放在皈依三寶中的什麼位置呢?
2020 年 4 月 24 日

依《廣論》修行當從何了知兩種根本?
2020 年 5 月 28 日

「正知見」、「正知」、「正見」、「正念」之間的關係及生起的次第是怎樣的?
2021 年 6 月 9 日

師父在《備覧》中說:「這個正見是『正見我倒』」,與《廣論•業果》中所說的正見是一樣嗎?
2020 年 9 月 24 日

師父「從用無作」的開示,與前面釋疑如何相解?
2021 年 2 月 5 日

虛空是現在,還是常法?
2020 年 4 月 3 日

因類學課本55頁,有人說:「成立聲音是無常的所立法的總…」這段文義如何理解?
2020 年 11 月 15 日

《因類學》事例「兔子角」在論式裡是放在後面「因」的位子嗎?
2020 年 6 月 18 日

「是瓶柱二者」是「是瓶柱二者」嗎?二者是「是等遍」嗎?
2021 年 7 月 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