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經論問答


《備覧》「今略指宗體行相,令後進者,興建有託。」問題。
2020 年 5 月 5 日
師父在解釋「今略指宗體行相」時,說這裡要簡單而將戒最重要的大綱提出來,為了讓後進的我們「興建有託」,這是一個圓滿的修行次第。 / 釋如行



「剋定永施,不許改轉」此中之剋定永施,應於何時界定?改轉是否仍應唯持尊重?
2020 年 4 月 19 日
一旦施者作意剋定以後,該器物即不應改轉。如果只是暫時盛貯,雖可改轉,亦宜尊重。 / 釋如行

既然是無常,那佛陀如何能授記某人於未來會成佛?
2021 年 2 月 16 日
並不會衝突,因為無常還是可以穩定的延續。當佛陀或有神通的修行人用神通力觀察有情的願力或悲心及智慧業力等續流穩固時,就能做出準確的預言,是不會失誤的。 / 釋性善




修法的過程中,是觀待修何種法,而有不同的「本尊」嗎?
2020 年 5 月 2 日

具有觀察的人尋求知識的軌理,最初如何用正量和伺察意,以及共許來確定善知識?
2020 年 11 月 12 日

閱讀手抄稿與聽音檔的差別為何?一定要聽音檔嗎?為什麼要重覆聽?
2020 年 7 月 5 日

《廣論》中「則許三種而為初要」是指哪三種?
2020 年 5 月 7 日

「它上根者很好,對一般中下之機容易亂」所指為何?
2020 年 6 月 7 日

備覽中「小漫」的解釋。
2020 年 5 月 11 日

既然「從用無作」,受施者不如法,施主會得其不如法之果嗎?
2020 年 6 月 6 日

《事鈔》「宗體行相」如何解釋?
2020 年 5 月 7 日

佛教師所認為的眼等非聚合之事為何義?
2020 年 11 月 25 日

《賽倉攝類學》所說的「前四種果」是指哪四種?
2020 年 11 月 18 日

「是瓶子的反體」是瓶子嗎?
2020 年 10 月 27 日

請問非遮與無遮性相的主要差別。
2020 年 8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