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經論問答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要生什麼心?與「應生無所住心」有何不同?
2020 年 7 月 3 日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指不應貪著諸法有諦實,應當生起證得諸法無諦實的心;「應生無所住心」是指應當生起證得諸法無諦實的心,所以兩句經文的內涵是相同的。 / 釋性華

曾聽說過:佛陀慈悲和智慧圓滿增長。請問:既已圓滿,為何還會增長呢?
2020 年 4 月 28 日
佛陀心中的大慈大悲,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種智都是佛陀的智慧法身,已經圓滿,不會增長。如世親菩薩的《經莊嚴論釋》說:「差別者,謂於諸佛法身,以彼等無差別生也。」 / 釋如行

依之而生的係屬關係,如因果,是否即是體性異的關係?
2020 年 4 月 18 日
依之而生的係屬,如因果,即是體性異。當修行七因果教授發心之時,行者心中的大悲心也是其相續中… / 釋如行





請問宗大師回向偈裡「我之師長宗喀巴,或居兜率或極樂,任住何處勝淨土」如何理解?
2020 年 8 月 4 日

「人苦者,謂飢渴寒熱不可意觸、追求勞苦,復有生老病死等七。」請問此段意思為何?
2020 年 8 月 6 日

「現前」、「供養」般若經如何行?是恭敬念誦嗎?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的差別?
2020 年 7 月 6 日

如何克服我們在大乘成佛路上,必須面對種種捨血肉身命的畏懼感?
2021 年 2 月 4 日

「四心三性」一句為何是顯示非心?
2020 年 6 月 14 日

《備覽》中的「便製疏」是書名還是「於是便寫註疏」?見師有錯,如何成立師無錯?
2020 年 11 月 22 日

《優婆塞戒》裡的「三齋月」指的是藏曆還是農曆?
2020 年 5 月 15 日

「教由體立、體即教源」這兩句話要如何消文?
2020 年 4 月 11 日

攝類學「將色法的一切支分作為境而趣入色法」的討論。
2020 年 5 月 10 日

瓶子與兔子角是反體異嗎?
2021 年 2 月 24 日

世尊三轉法輪,以何次第開示、引導眾生?
2020 年 4 月 9 日

攝類學第九章相違單元中的論式可立為:「在鳳山寺的僧團」與「在湖山的僧團嗎」?
2020 年 5 月 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