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問答


請問「發心」、「護持」的內涵為何?
2020 年 5 月 2 日
「發心」的內涵,如《廣論209頁》引《現觀莊嚴論》云:「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提到因為想要圓滿自利及利他,而希求成佛,這樣的發心包含了自利利他二種欲求。是正屬上士道的意樂。 / 釋性宣


三藏是不是指經、律、論?
2020 年 5 月 30 日
三藏是指經、律、論,而三藏的主要所詮就是戒、定、慧三學,經藏主要詮說增上定學,律藏主要詮說增上戒學,論藏主要詮說增上慧學。 / 釋性華



「教跟學完美的融合」是指造者不但具善知識功德也具弟子相嗎?
2020 年 4 月 28 日
善知識們無論任何時候,遇到自己的上師,都是無比的虔誠,而且從來不會忘記自己是弟子的身份。 / 釋性景



《備覽》中:「恆用攝生」是指「攝律儀戒」還是指「饒益有情戒」?
2020 年 11 月 22 日

阿賴耶識是無記?是戒體?
2020 年 7 月 1 日

備覽中「小漫」的解釋。
2020 年 5 月 11 日

「教由體立、體即教源」這兩句話要如何消文?
2020 年 4 月 11 日

白雲的顏色以及上白下黃的顏色是根本色還是支分色?
2021 年 6 月 9 日

所作的性相是能生,還是所生?
2020 年 9 月 25 日

為何聲音不是成立聲音是無常的事因無係屬而不成立的抉擇詞?
2020 年 7 月 1 日

因類學「是該論式的順宗一定是該論式的所立法」的討論。
2020 年 5 月 12 日

研讀賢愚經公案時,超出想像之外,幾近神話,很難相信,不知該用什麼心態讀下去?
2020 年 9 月 18 日

「聽話」與「希求」應如何抉擇?何時該聽話,何時該希求?
2020 年 6 月 24 日

請法師釋疑:「受持行心儀軌」文中,「欣然樂行最勝菩薩行」是否應該改為「欣然樂習最勝菩薩行」?
2020 年 3 月 30 日

一邊做事一邊聽老師的讚頌會不會不恭敬?
2020 年 7 月 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