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到底什麼是應機呢? 是從說法者來觀察,還是從學者,亦或是二者要同時成立?
2020 年 7 月 5 日
關於應機,一定是說法者與學者兩者相互因緣和合的結果。佛法講的是因果緣起,絕對不是單靠某一方因緣能成辦有情解脫的妙果。 / 釋性景

請問,唸經或唸佛號3、7、108遍,這些數字,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意涵?
2020 年 7 月 13 日
誦念三次是表示慎重。有上師曾說過,誦唸七次,其意涵為親近本尊至少要誦七次… / 釋如法


八吉祥的圖案有何含義?正確的擺放順序是什麼?
2020 年 7 月 2 日
八吉祥相的起源,來自於佛陀積聚三大阿僧祗劫的資糧,其所成就的相好當中的吉祥相徵或圖紋。由於緣起的力量,凡是有這些吉祥之相的地方,法爾如是地會表徵或出生善妙圓滿,所以稱之為八吉祥相。 / 釋如法


同樣是實事,如何分判是遮破法還是成立法?
2020 年 7 月 13 日
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分別心了解,而分別心了解事物也確實一定是遮遣趣入。但是遮破法的性相是,「直接證達自己的覺知必須直接否定自己的所遮而證達的法」,重點在這個「必須」二字。 / 釋如法

名言識與名言量有什麼關係?什麼是人無我的緣起義?
2020 年 11 月 14 日
「你不去找的話,正因為這個安立的時候,就是說這所以建立起來是根據你那識所建立,它對你那識就有這樣的功效,這個我們要了解。」… / 釋性華



佛經只有說不殺,但沒有要人吃素。所以吃葷並沒有犯戒,是這樣嗎?
2020 年 6 月 12 日
若單就別解脫戒而言,雖然沒有制定不能食一切肉,但其中仍有簡別人肉、豬肉、狗肉、蛇肉等多種肉類不應吃,也有一些開緣的情況… / 釋性景

「正知見」、「正知」、「正見」、「正念」之間的關係及生起的次第是怎樣的?
2021 年 6 月 9 日
同一個法相名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所指的內容或範圍,不盡相同,需要按照上下文義辨別。 / 釋法行

濕生的定義?青蛙是卵生還是濕生?
2020 年 4 月 22 日

《廣論》提到身語業分有表、無表,婆沙師許唯是有色,世親論師破之。請問他破除的到底是什麼?
2020 年 3 月 15 日

如何修隨喜功德?隨喜時只看他人行為不管意樂,會有不好的果報嗎?
2020 年 5 月 31 日

下載了佛法相關的文件或是影片,刪掉時,會不會對我們的智慧有所虧損?應如何做較如法?
2020 年 4 月 1 日

《備覽》中的「便製疏」是書名還是「於是便寫註疏」?見師有錯,如何成立師無錯?
2020 年 11 月 22 日

《南山律》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其性相為何?為何用三界區別?
2020 年 5 月 20 日

假名宗破實法宗以「作戒體」為色法,應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17 日

依《廣論》修行當從何了知兩種根本?
2020 年 5 月 28 日

業果是略隱蔽分還是極隱蔽分?
2021 年 10 月 27 日

所破的我和名言的我有什麼不同?
2022 年 10 月 6 日

色法的因是色法的直接因;色法的因則包含了直接因和間接因?
2022 年 10 月 12 日

什麼是僅僅透過聲共相而執取瓶子的分別心的直接境?
2020 年 6 月 12 日

家中有佛像而不方便請法師來開光時,該如何做?
2020 年 10 月 27 日

未達諸法空,何以無所得?
2020 年 9 月 17 日

一邊做事一邊聽老師的讚頌會不會不恭敬?
2020 年 7 月 9 日

「如人劍逼身,行持滿缽油,懼溢慮遭殺」,為什麼用這個喻來形容持戒?
2021 年 2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