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大悲心和菩提心的所緣是無邊的有情和一切的有情,是不是一切有情的含蓋面比無邊有情來的大?
2020 年 4 月 9 日
一切有情的含蓋面比無邊有情的含蓋面大,但是大悲心與菩提心同樣都會緣著一切有情,菩提心除了緣著一切有情之外,也會緣著所欲求的無上正等菩提… / 釋性華

師父提到客觀環境是我們造的業,請問主觀環境指的是什麼?
2020 年 6 月 23 日
客觀與主觀是哲學方面提出的相對用詞,此詞在使用上可能隨著個人認知、特定目的等而有各自認為的定義… / 釋如密

「現前」、「供養」般若經如何行?是恭敬念誦嗎?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的差別?
2020 年 7 月 6 日
現前供養有兩種,佛身親自於前與塔像於前而做供養。供養的方式及意涵有很多。一般而言,可分為財敬供養、身語承事,依教奉行。 / 釋如法



孕婦產檢發現胎兒異常,但拿掉孩子會造殺業,我該怎麼辦?
2020 年 5 月 27 日
每個生命都有他美好的一面,即便有些缺陷。我們不必因為某些缺陷而放棄一個生命,因為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難以估計的可塑性。對於一個即將來到人世的生命而言,我們實在沒有權力為之了斷他的未來。 / 釋如法



肉食應不應該飯前供養?
2020 年 4 月 18 日
在律典《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十中提到,在佛世時王舍城有一位長者,聽說供養僧眾能夠得到財富的果報,就去市場上買淨肉回家,煮成肉粥,供養來行乞食的比丘眾… / 釋性景

為什麼執有見如須彌山大不怕,執空如芥子一點點就完了?
2020 年 5 月 31 日

請問「發心」、「護持」的內涵為何?
2020 年 5 月 2 日

阿底峽尊者不捨密行的「密行」是什麼意思?
2020 年 10 月 6 日

請問盜佛、法之物實際的行為是什麼?為什麼盜佛法的,同類奉還之後,惡業即得清淨,難道不需要懺悔嗎?
2020 年 3 月 28 日

「正知見」、「正知」、「正見」、「正念」之間的關係及生起的次第是怎樣的?
2021 年 6 月 9 日

圓教宗是以《法華》跟《涅槃經》為證,又寫「舍此二經,餘無此義」,是否矛盾?
2020 年 5 月 15 日

祈願法會仁波切撒的吉祥米可以拿嗎?
2020 年 9 月 22 日

為何有用三學來說三藏的說法?
2020 年 11 月 9 日

攝類學P445,斷諍1為論式有過失,斷諍3為不遍,為何會有不同的回答?
2020 年 5 月 10 日

名相與性相到底是不是相互周遍?
2020 年 7 月 11 日

「是該論式的順宗一定是該論式的所立法」的討論。
2020 年 6 月 18 日

有符合「既是體性一,又是同一類別的常法」的例子嗎?
2020 年 10 月 3 日

既然是無常,那佛陀如何能授記某人於未來會成佛?
2021 年 2 月 16 日

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見者的意思為何?
2020 年 11 月 28 日

在床上能否持咒或背誦思惟串習教典?
2020 年 4 月 29 日

為何誦唸某些佛號的功德會超越誦唸釋迦牟尼佛名號的功德?
2020 年 7 月 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