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經論問答



《攝類學》「心不相應行法」與一個性相「堪為心的對境」是否相同?
2020 年 7 月 3 日
心不相應行法當中的「行」,必須是無常法。心不相應行法的範圍為不是心識也不是色法的無常法… / 釋如法


觀過念怨和觀光念閒哪個比較沒過失?
2020 年 11 月 13 日
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努力的觀功念恩。當下的造業觀過念怨比觀光念閒更有過失,因為觀過念怨造的惡業比較大,來世會產生更大的痛苦。 / 釋性善

般若經於卷四百四,第三十六頁中所述六神通波羅蜜多;卷四百六十五,第三十九頁所述五通;及卷四百六十七,第二頁、第七頁所述五通,有何差別?
2020 年 4 月 4 日
總體而言,六種神通都是在獲得靜慮之後,進一步生起的功德。但是六種神通各有不同的對境或不同的作用。分述如下… / 釋性華




業果如果是極隱蔽分,為何仍可分析?如果不分析:是否違於「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
2021 年 2 月 22 日

「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是不是太功利主義了?
2020 年 4 月 19 日

天人四禪八定與大乘道奢摩他的差別是有無菩提心嗎?
2021 年 8 月 18 日

什麼是真實饒益他人的心?有真實饒益他人之心的人外在行為是怎樣?
2021 年 7 月 4 日

「今解一時,非先後起」這裡指的作戒跟無作戒同時生起?還是作俱無作跟形俱無作同時生起?
2020 年 4 月 9 日

阿賴耶識是無記?是戒體?
2020 年 7 月 1 日

法之與體,同異云何?
2020 年 9 月 26 日

如何消文解釋「雖廣開戶牖而軌度無差,雖剋定楷模而攝生斯盡」?
2021 年 8 月 6 日

瓶子與兔子角是反體異嗎?
2021 年 2 月 24 日

業果是略隱蔽分還是極隱蔽分?
2021 年 10 月 27 日

自證與證他是同一體性嗎?
2022 年 10 月 12 日

無山的平原是否要由分別識與無分別識相互運作才能證達?
2021 年 2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