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經論問答

父母把葷食主動夾到碗內,在恭敬父母與不殺的戒律間,應如何取捨?
2020 年 6 月 9 日
首先,很隨喜這位同學想要慈心護生,又想要令父母高興的用心!父母長輩是我們要恭敬取悅的對象,但並非不能婉轉啟白自己持戒的原則… / 釋性景


如何才能積聚修習止觀的資糧?
2020 年 10 月 30 日
要之,至尊文殊所說的三合引導:於上師本尊無別尊殷重祈禱,多門淨罪積資,研閱無垢經論,是一切時中積累證達止觀之因的扼要。 / 釋如法

大悲心如何能生菩提心?
2020 年 5 月 17 日
因為大悲策動,而誓願拔除一切有情岀生死苦,荷擔度脫衆生的重擔,所以沒有悲心不會進趣大乘。因由悲心的推動,然後也知道不成佛不能成滿這樣的誓願,所以就會進一步引發希求證得無上菩提,就會成為菩薩… / 釋如行



《攝類學》「心不相應行法」與一個性相「堪為心的對境」是否相同?
2020 年 7 月 3 日
心不相應行法當中的「行」,必須是無常法。心不相應行法的範圍為不是心識也不是色法的無常法… / 釋如法



請問盜佛、法之物實際的行為是什麼?為什麼盜佛法的,同類奉還之後,惡業即得清淨,難道不需要懺悔嗎?
2020 年 3 月 28 日

用擦佛桌來懺悔,是具足懺悔時的哪四力?
2020 年 4 月 19 日

何謂「能映覆戒」?
2020 年 6 月 10 日

在中陰身看到佛菩薩時,如何確定是真的而不是幻覺?有可能看到幻覺的佛菩薩嗎?
2020 年 4 月 28 日

假名宗破實法宗以「作戒體」為色法,應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17 日

「今解一時,非先後起」這裡指的作戒跟無作戒同時生起?還是作俱無作跟形俱無作同時生起?
2020 年 4 月 9 日

如何理解「盡形不盜者,已施法界有情之財」、「不盜不妄取即是施財」?
2021 年 10 月 27 日

既然「從用無作」,受施者不如法,施主會得其不如法之果嗎?
2020 年 6 月 6 日

《因類學》「應當有不順宗,因為有異喻的緣故,應當如此。」的討論。
2020 年 6 月 24 日

請問非遮與無遮性相的主要差別。
2020 年 8 月 3 日

無山的平原是否要由分別識與無分別識相互運作才能證達?
2021 年 2 月 3 日

學習攝類學時,如何清晰辨識討論實事「本身」或「範圍」?
2020 年 4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