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經論問答

依法不依人與視師如佛有無矛盾?
2020 年 6 月 3 日
視師如佛,是針對一位欲求解脫者,在修行之初,先必須尋找具備條件的上師,依止為自己的上師。之後在修行的初中後,都必須依靠上師的指導依之修持。此時修行者是否能接受上師的指導,則依靠自己對上師的信心,所以才需要修視師如佛。 / 釋性理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要生什麼心?與「應生無所住心」有何不同?
2020 年 7 月 3 日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指不應貪著諸法有諦實,應當生起證得諸法無諦實的心;「應生無所住心」是指應當生起證得諸法無諦實的心,所以兩句經文的內涵是相同的。 / 釋性華

《起信津梁》宗喀巴大師為何至各大寺院巡迴立宗?立宗、巡迴各是何義?
2020 年 6 月 4 日
所謂『巡迴立宗』,先去請示那座寺院的上師們,然後在上師們為代表的法會當中安坐,那座寺院的諸智者們依次以理路問難。對於所問難的義理,條分縷析去作答覆… / 釋性景





觀過念怨和觀光念閒哪個比較沒過失?
2020 年 11 月 13 日
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努力的觀功念恩。當下的造業觀過念怨比觀光念閒更有過失,因為觀過念怨造的惡業比較大,來世會產生更大的痛苦。 / 釋性善


具有觀察的人尋求知識的軌理,最初如何用正量和伺察意,以及共許來確定善知識?
2020 年 11 月 12 日

修止的資糧中,第五持守淨戒,和第六斷除貪欲等惡尋思,二者有何不同?
2021 年 2 月 6 日

《廣論》中提到的「阿旺饒敦」,是否就是「語王堅穩大師」?
2020 年 3 月 15 日

恭敬的內涵,及其質量次第為何?
2020 年 9 月 28 日

《備覽》第86頁第8行,作法捨的五個條件中,第二個條件「相解者成」似乎已經包含了第四個條件,要如何區別其不同點?
2020 年 4 月 19 日

如何消文解釋「雖廣開戶牖而軌度無差,雖剋定楷模而攝生斯盡」?
2021 年 8 月 6 日

師父「從用無作」的開示,與前面釋疑如何相解?
2021 年 2 月 5 日

《備覽》說「別請犯盜」是何意?
2020 年 11 月 10 日

是瓶柱二者的話,遍是常法與實事二者 。如果將瓶柱二者改成兔子角結論一樣嗎?
2020 年 7 月 17 日

瓶子是世俗諦,瓶子上的空性是勝義諦。二者是體性一而反體異的關係。請法師說明二者是體性一的原因及判斷條件。
2020 年 4 月 9 日

如果「聲音無常」是一種概念,為何說聲音無常是無常法?
2020 年 11 月 1 日

非遮會引出餘法非遮與成立法其中一者,為何沒有包含無遮?
2020 年 7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