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經論問答





般若經於卷四百四,第三十六頁中所述六神通波羅蜜多;卷四百六十五,第三十九頁所述五通;及卷四百六十七,第二頁、第七頁所述五通,有何差別?
2020 年 4 月 4 日
總體而言,六種神通都是在獲得靜慮之後,進一步生起的功德。但是六種神通各有不同的對境或不同的作用。分述如下… / 釋性華

觀過念怨和觀光念閒哪個比較沒過失?
2020 年 11 月 13 日
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努力的觀功念恩。當下的造業觀過念怨比觀光念閒更有過失,因為觀過念怨造的惡業比較大,來世會產生更大的痛苦。 / 釋性善

大悲心如何能生菩提心?
2020 年 5 月 17 日
因為大悲策動,而誓願拔除一切有情岀生死苦,荷擔度脫衆生的重擔,所以沒有悲心不會進趣大乘。因由悲心的推動,然後也知道不成佛不能成滿這樣的誓願,所以就會進一步引發希求證得無上菩提,就會成為菩薩… / 釋如行

慬哦瓦是噶當派裡的「教授派」還是「口訣派」?
2020 年 7 月 8 日
噶當派分成三派時,慬哦瓦是噶當教授派開派祖師、博多瓦是噶當教典派的開派祖師,第三派是由袞巴瓦傳承下去,而沒有取名… / 釋性理


「人苦者,謂飢渴寒熱不可意觸、追求勞苦,復有生老病死等七。」請問此段意思為何?
2020 年 8 月 6 日

一生與一身有什麼不同?
2020 年 8 月 2 日

為何供養善知識的功德勝出供養承無量諸佛?
2020 年 11 月 16 日

「低處修時高處到,慢慢修時快快到,一人修時双人到」第三偈之內涵如何?與前二偈如何能貫?
2020 年 4 月 29 日

備覽中「小漫」的解釋。
2020 年 5 月 11 日

《備覽》第86頁第8行,作法捨的五個條件中,第二個條件「相解者成」似乎已經包含了第四個條件,要如何區別其不同點?
2020 年 4 月 19 日

主要以延續勞保年資的意樂加入職業工會投保,是否犯貪及妄語戒?
2020 年 11 月 8 日

「事在無作」、「從用無作」,我們該以外境的作用還是內心的意樂來評斷善惡?
2020 年 5 月 29 日

業果是略隱蔽分還是極隱蔽分?
2021 年 10 月 27 日

色處的性相為眼識所執取,但應當以誰的眼識為準?
2020 年 9 月 23 日

三界共有三十三個煩惱遍行的染法嗎?
2020 年 11 月 5 日

《因類學》事例「兔子角」在論式裡是放在後面「因」的位子嗎?
2020 年 6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