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經論問答

一邊做事一邊聽老師的讚頌會不會不恭敬?
2020 年 7 月 9 日
師父視讚頌為法寶,所以對於志求佛道的佛弟子而言,聽讚頌等同聽法。如果能依著《廣論》的聽聞軌理來聽讚頌,就能在心中得到如理聽聞的利益,我們多努力一分,就能多受用一分。 / 釋如吉

《起信津梁》宗喀巴大師為何至各大寺院巡迴立宗?立宗、巡迴各是何義?
2020 年 6 月 4 日
所謂『巡迴立宗』,先去請示那座寺院的上師們,然後在上師們為代表的法會當中安坐,那座寺院的諸智者們依次以理路問難。對於所問難的義理,條分縷析去作答覆… / 釋性景

既然是無常,那佛陀如何能授記某人於未來會成佛?
2021 年 2 月 16 日
並不會衝突,因為無常還是可以穩定的延續。當佛陀或有神通的修行人用神通力觀察有情的願力或悲心及智慧業力等續流穩固時,就能做出準確的預言,是不會失誤的。 / 釋性善


「今略指宗體行相,另後進者,興建有託。」是上品所發之菩提心?
2020 年 4 月 19 日
師父在此處解釋說:「前面經過這個說明以後啟發我們的認識,由於這個認識以後產生信心。」所以此處的發心主要指的是產生信心。 / 釋如行


請問如何理解師父所說的「教育是人類升沉的樞紐」?
2021 年 2 月 19 日
這樣的思考非常到位,師父提出「教育是人類升沉的樞紐」,作為人類,在三界六道中,確實是一個決定來世增上生或是墮落的關鍵時間。天人太過快樂,惡趣太過痛苦,都不利於修行。 / 釋性景


研讀賢愚經公案時,超出想像之外,幾近神話,很難相信,不知該用什麼心態讀下去?
2020 年 9 月 18 日
可以懷著恭敬學習的心來研讀,隨著我們的福德智慧漸漸增長,就能漸生信心… / 釋性華

請問「煩惱」、「業」、「思業」、「思已業」彼此的關係以及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21 日

聞思修中的修是否專指座上修?證正法是指三學嗎?三學與座上修,及與修中間是幾句型?
2020 年 4 月 19 日

如何改變自己的錯誤,去除我愛執?
2020 年 9 月 27 日

往生增上生道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差別為何?
2020 年 8 月 5 日

備覽中「小漫」的解釋。
2020 年 5 月 11 日

「如牛二角」及「二教」是指「作與無作」還是「作俱與形俱」?
2020 年 11 月 11 日

圓教宗是以《法華》跟《涅槃經》為證,又寫「舍此二經,餘無此義」,是否矛盾?
2020 年 5 月 15 日

既然「從用無作」,受施者不如法,施主會得其不如法之果嗎?
2020 年 6 月 6 日

近取因和俱有緣壞滅,它的果才會出生嗎?
2022 年 10 月 8 日

執取瓶子的現前識可否有其間接境?
2021 年 7 月 8 日

色法的因是色法的直接因;色法的因則包含了直接因和間接因?
2022 年 10 月 12 日

因類學「是該論式的順宗一定是該論式的所立法」的討論。
2020 年 5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