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問答






圓教宗是以《法華》跟《涅槃經》為證,又寫「舍此二經,餘無此義」,是否矛盾?
2020 年 5 月 15 日
《法華經》提到聲聞能授記作佛,《涅槃經》說小乘律即是成佛的基礎一步,都清楚地說明聲聞會成佛,並且這些道即是成就佛道的支分,所以圓教宗取此二經來融通佛陀所說大小乘的戒律。 / 釋如行

「事在無作」、「從用無作」,我們該以外境的作用還是內心的意樂來評斷善惡?
2020 年 5 月 29 日
善惡業不是以常人的概念判斷,一定要用聖人的眼光,所以首先必須善學經論,了解何爲善惡、要以如何的心態造作善業。 / 釋如行

《備覽》中的「便製疏」是書名還是「於是便寫註疏」?見師有錯,如何成立師無錯?
2020 年 11 月 22 日
「便製疏」一語,解為「於是便寫註疏」或解為書名,都不影響文義,可以兩存。見師有過,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 / 釋法行


恭敬的內涵,及其質量次第為何?
2020 年 9 月 28 日

廣海明月267講中說,隱義是顯義的基礎,應如何理解?
2020 年 11 月 8 日

請問四家合註出版的進度。
2020 年 8 月 4 日

廣論第122頁第4行,此復若是殺者自殺有加行罪無究竟罪 以及第七行若起加行誤殺祠授無根本罪。究竟罪與根本罪二者有何不同?
2020 年 4 月 6 日

色法的前時所生與色法的前時所生的實事是是等遍嗎?
2020 年 11 月 6 日

「現量」、「比量」、「非量」的區別?
2020 年 6 月 26 日

四大種(地、水、火、風)是常法還是無常法?
2020 年 11 月 20 日

因類學:遮破正因與果正因同義嗎?
2020 年 5 月 21 日

關於「三察清淨教言」的問題
2020 年 7 月 2 日

《起信津梁》中的「善妙覺受共通三摩地」和「真實性之不共三摩地」意思為何?
2020 年 10 月 8 日

是否要發心才能去極樂世界?
2021 年 2 月 6 日

學因類學時,看到同學問的問題滿多角度的,為什麼我就生不出這樣的問題?
2020 年 4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