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從用無作」,受施者不如法,施主會得其不如法之果嗎?

問題敘述:

《備覽》第67頁講到「從用無作」,《業疏》云:「論云:著施主衣,入無量定,更令本主得無量福。 如是隨其善惡,從用皆爾。」如果供養托缽僧者,即使供養者心懷清淨恭敬,而該受供僧者未如法使用該供養金,則供養者是否也會得其不如法造業之果報?因有如是說,弟子每每在外街道遇托缽僧者時,想供養,但心卻生遲疑。 祈望法師解答。

解答法師:釋如行

如《廣論》說:「田清淨者,謂由彼二意樂加行,能與眾多微妙果故,等同妙田。」當我們修習善業,有正確的意樂與加行,便能出生殊勝果報,不觀待於對方如何。所以師父開示說:「佛就是這個公案。佛啊,他的心清淨,他的加行清淨。他真正的成佛是什麼?他就是捨頭目腦髓,他捨的對象,不是捨給佛耶,這個很明白!他捨的頭目腦髓,捨給誰啊?捨給那個是六道眾生。所以那個六道眾生,田可不清淨哪,但是他的心、加行兩樣清淨了,他不是成了佛了嗎?」後面師父又舉了佛陀因地捨身餵虎、施與藥叉的例子說明此事。而老虎、藥叉吃了菩薩的肉,可不是去造善業,還要傷害有情,但菩薩卻成就了菩提資糧。

所以如果施主能如法恭敬、供養出家人,當獲施福,受者造罪當自受果。如《成實論》也說:「問曰:『經中亦言,若比丘食檀越食、著檀越衣,入無量定,以是因緣故此檀越得無量福。若以是因緣而得福者,云何不得罪耶?』答曰:『若是比丘食檀越食,著檀越衣,入無量定,檀越施福自得增長,不得定福。如田良故,所收必多,薄則收少。如是福田良故,施報則大,薄則福少,不以受者為福、為罪而施者得分。是故不以罪福因緣而得罪福,彼雖為因緣,而罪福要由自起三業。』」這裡提到施主是因比丘受食著衣修定,產生廣大善法效應,而增長施主布施之福,但不是得到比丘修定之福。由此可知,「從用無作」是就我們造作善惡之後,這件事情產生的善惡效應的大小,而有善惡業增長大小的差別,至於對方另外發起的善惡業,果報則是他人當受,非屬自己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