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到底什麼是應機呢? 是從說法者來觀察,還是從學者,亦或是二者要同時成立?
2020 年 7 月 5 日
關於應機,一定是說法者與學者兩者相互因緣和合的結果。佛法講的是因果緣起,絕對不是單靠某一方因緣能成辦有情解脫的妙果。 / 釋性景

師子賢論師小時候是獅子餵養長大的嗎?
2020 年 6 月 18 日
根據《師師相承傳》的藏文原文,該段文意為:「獅子食其母體後,留下腹中的嬰兒未食,嬰兒平安地長大,因此取名為獅子賢。」… / 釋性華


每日打坐一小時,一年或兩年,能否達到初禪近分定?
2020 年 9 月 21 日
僅憑自己研讀經論,打坐修行,非常容易誤入岔路,不易獲得真實的證德,一定要依止具德的善知識,在善知識的指導下修行。 / 釋性華

施主提供法師飲食,用餐後,居士自行取用剩下的食物,這是否算侵犯僧物?
2020 年 5 月 14 日
當施主或中心提供當餐飲食以後,食物成為現前僧物。但是比丘不適合再碰已經受用過的食物,會有違戒律,所以法師當餐受用之後應當捨與沙彌或居士,既然已經捨棄,也不是僧物了,居士們可以自行處理,或者隔日重新供養,沒有違犯盜戒。 / 釋如行




何謂對空性生起一念合理懷疑?
2020 年 10 月 27 日
關於《四百論》的這句話,可以參見賈曹傑大師所寫的《四百論釋善解心要論》(福智之聲出版社),第八淨治弟子品中,有下述的解釋… / 釋性景

一邊做事一邊聽老師的讚頌會不會不恭敬?
2020 年 7 月 9 日
師父視讚頌為法寶,所以對於志求佛道的佛弟子而言,聽讚頌等同聽法。如果能依著《廣論》的聽聞軌理來聽讚頌,就能在心中得到如理聽聞的利益,我們多努力一分,就能多受用一分。 / 釋如吉



造業是下生感果。誦經迴向家人業病障消除,為何能讓他現生就感果?
2020 年 5 月 19 日

師父說的老和尚與小沙彌的公案,要我們參什麼?
2022 年 4 月 7 日

下士道中最後面的破邪執總共有幾個?
2020 年 4 月 11 日

《廣論》說「具教授」是由正遍知輾轉傳來。請問這裡的「正遍知」是指「釋迦世尊」嗎?
2020 年 3 月 15 日

祈願法會仁波切撒的吉祥米可以拿嗎?
2020 年 9 月 22 日

《備覽》說「別請犯盜」是何意?
2020 年 11 月 10 日

不學亦可開迷的原因是什麼?
2021 年 8 月 18 日

主要以延續勞保年資的意樂加入職業工會投保,是否犯貪及妄語戒?
2020 年 11 月 8 日

是不是只要存在的東西,他們是三句型,便是同一體性?
2020 年 7 月 17 日

所聞是成立聲音是常法的不共不定因嗎?
2020 年 5 月 29 日

有沒有同一類別的常法?
2020 年 9 月 24 日

「無花果」、「無尾熊」是屬於非遮還是成立法?
2020 年 7 月 10 日

請問是否晚上不可以誦經、持咒、誦持佛號、拜佛、供香?
2020 年 4 月 11 日

掘土、除草是惡業,請問掘土、除草的勝利面和過患面各是什麼?
2020 年 11 月 13 日

一邊做事一邊聽老師的讚頌會不會不恭敬?
2020 年 7 月 9 日

《大般若經》「不起分別」與「無異分別」是什麼意思?差別在哪?
2020 年 6 月 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