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瓶子是世俗諦,瓶子上的空性是勝義諦。二者是體性一而反體異的關係。請法師說明二者是體性一的原因及判斷條件。
2020 年 4 月 9 日
不論常法或是實事,基本上會有兩種狀況,一種是是此法,所以與此法是體性一,比如,瓶子是實事,所以與實事是體性一,一種是是此法的特法(含支分)所以與此法體性一,比如,水果的香味,是水果的特法,所以與水果體性一、瓶嘴是構成瓶子的支分,所以與瓶子是體性一。 / 釋性說


佛經只有說不殺,但沒有要人吃素。所以吃葷並沒有犯戒,是這樣嗎?
2020 年 6 月 12 日
若單就別解脫戒而言,雖然沒有制定不能食一切肉,但其中仍有簡別人肉、豬肉、狗肉、蛇肉等多種肉類不應吃,也有一些開緣的情況… / 釋性景




依之而生的係屬關係,如因果,是否即是體性異的關係?
2020 年 4 月 18 日
依之而生的係屬,如因果,即是體性異。當修行七因果教授發心之時,行者心中的大悲心也是其相續中… / 釋如行

無論舉什麼例子,瓶子與柱子二者都存在嗎?
2020 年 9 月 20 日
「瓶子與柱子二者存在」是「瓶柱二者有法,是實事,因為瓶子與柱子二者存在的緣故。」這個論式的「趣入順宗不順宗為二相的共通不定抉擇詞」… / 釋性華


《攝類學》「金瓶銅瓶二者有法,應當是從自己的別別直接近取因所生,因為金瓶是從金所生…」此論式是否不周遍?
2021 年 2 月 24 日
此論式不周遍,為方便解釋而說,未可如言而取。 / 釋如法

地水火風都是觸處,為什麼八塵質不攝為色香味觸四塵質即可?
2020 年 11 月 10 日
八塵質中,因為有所依的「自相的質」與能依的「處的質」兩者,所以能避免多於八種或少於八種的過失。 / 釋性說

什麼是「死謂棄捨同分諸蘊」?
2020 年 9 月 28 日

三藏是不是指經、律、論?
2020 年 5 月 30 日

肉食應不應該飯前供養?
2020 年 4 月 18 日

廣海明月267講中說,隱義是顯義的基礎,應如何理解?
2020 年 11 月 8 日

請問「圓教宗」的名稱是道宣律祖自己安立的嗎?
2020 年 7 月 6 日

既然「從用無作」,受施者不如法,施主會得其不如法之果嗎?
2020 年 6 月 6 日

師父在《備覧》中說:「這個正見是『正見我倒』」,與《廣論•業果》中所說的正見是一樣嗎?
2020 年 9 月 24 日

主要以延續勞保年資的意樂加入職業工會投保,是否犯貪及妄語戒?
2020 年 11 月 8 日

如果「聲音無常」是一種概念,為何說聲音無常是無常法?
2020 年 11 月 1 日

《因類學》「在聲音有法之上是他,是他的話遍是無常」,此處的「他」如何解釋?
2020 年 6 月 24 日

三界共有三十三個煩惱遍行的染法嗎?
2020 年 11 月 5 日

是否有士夫心續所能攝持的外色?
2020 年 6 月 15 日

「今略指宗體行相,另後進者,興建有託。」是上品所發之菩提心?
2020 年 4 月 19 日

為何有些咒語的翻譯用較難的字來翻譯,可否改字以方便讀誦?
2021 年 2 月 9 日

施主提供法師飲食,用餐後,居士自行取用剩下的食物,這是否算侵犯僧物?
2020 年 5 月 14 日

供曼達文的「嗡啊吽」與「嗡 意當木 古如惹那曼遮那岡 尼雅達雅昧」的含意為何?
2020 年 11 月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