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咒語的翻譯用較難的字來翻譯,可否改字以方便讀誦?

問題敘述:

法師您好,因某些緣分我開始學習佛法,我也會撥時間出來念經持咒。最近讀楞嚴咒時我開始有疑問。咒語既然是音譯而不是詞意,那為什麼那些翻譯者一定都要挑選那種一字多音字或是平常沒看過,然後很難的字。這樣勢必要看注音才有辦法讀誦。而且就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有辦法讀熟。佛法既然是佛陀幫助大眾所設,為什麼翻譯者卻又要在這一塊給大眾設門檻呢?若因為這門檻而斷了佛緣豈不可惜?可以的話我想知道其中有什麼緣故?另外想問我能否自己改字(同音)以方便讀誦、背誦呢?

解答法師:釋如法

佛陀對於傳法所用的語言,主張因地制宜,隨順風俗,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使用易懂的文字,這是佛陀的本懷,一般而言,這也是翻譯佛經通用的原則。千年前古老的佛經譯作,今人讀之仍不感陌生,正是這樣的譯經原則所致。

至於咒語中為什麼用了那麼多特別的字,古代譯師所考量的點,末學未曾深研,不敢斷言。但是從幾個角度或許可以揣摩。一、許多梵音在漢文當中,其實沒有相對應的音。古代的譯師有時候可能會為了在翻譯時為了更接近梵音而造字,這些新造的字,有時表示了特殊發音,或者更準確地表示梵文發音,而用了特殊的字。在藏文咒語的翻譯當中,就有出現這樣的現象,為了追求準確性,刻意發展出一套藏文的咒音發音體系,一般的藏人未經過學習,都未必能拼讀。相對而言,漢地的咒音用字,沒有那麼系統性,但是各別的譯師為了特別的咒音而選了特殊的字,這種做法很有可能發生。可惜漢地主流的用語,經過改朝換代,更改了許多次。當時的發音方式,現在的人並不熟悉。即便咒語中用的是現代的常用字,也很難說現代的發音與當時的發音是一致的,甚至可以確定,很多發音相去甚遠。如果我們用現在的注音去看古代的用字,繼而改用現在常用字去取代,結果可能就是喪失了最後一條線索,讓我們可以推敲當時真正要表達的咒音。二、為了佛經翻譯的莊嚴性,在選擇咒音翻譯用字時,有時雖有常用的同音字可選,卻有失莊重,因此選用了較為生僻的字。同樣的由於主流用語的改變,可能也有些咒音用字,我們現在能找到不失莊嚴性的同音字,但是在當時的發音系統中卻未必找得到。

基於這些原因,建議先不要改動過去的譯本,暫且依現有的注音來誦念背誦。將來如果有機緣的話,或許能依梵本譯出現今較通用、易於持誦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