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經是定學,律是戒學,論是慧學,那三藏與三學是同義、抑或是三句型呢?
2020 年 6 月 26 日
戒定慧三學是經律論三藏所詮釋的內涵,經律論三藏是詮釋戒定慧的清淨能詮,二者的本質不一樣。 / 釋如法

《因類學》「應當有不順宗,因為有異喻的緣故,應當如此。」的討論。
2020 年 6 月 24 日
他宗認為既然「結合不順法的真實成立語」存在,而這樣的真實成立語描述的是一個論式的正因必定不存在於該論式的不順宗,由此進一步推論不順宗應該也存在… / 釋性忠








圓教宗是以《法華》跟《涅槃經》為證,又寫「舍此二經,餘無此義」,是否矛盾?
2020 年 5 月 15 日
《法華經》提到聲聞能授記作佛,《涅槃經》說小乘律即是成佛的基礎一步,都清楚地說明聲聞會成佛,並且這些道即是成就佛道的支分,所以圓教宗取此二經來融通佛陀所說大小乘的戒律。 / 釋如行


請問盜佛、法之物實際的行為是什麼?為什麼盜佛法的,同類奉還之後,惡業即得清淨,難道不需要懺悔嗎?
2020 年 3 月 28 日
有關什麼才是盜佛物,佛陀在《大般涅槃經》中便有開示。大唐南海波淩國沙門若那跋陀羅所翻譯的《大般涅槃經後分》當中說:「佛告阿難:若佛現在,所施佛物,僧眾應知;若佛滅後,一切信心所施佛物,應用造佛形像,及造佛衣、七寶幡蓋、買諸香油、寶花以供養佛。除供養佛,餘不得用,用者即犯盜佛物罪。」 / 釋如法

何謂對空性生起一念合理懷疑?
2020 年 10 月 27 日

請問「煩惱」、「業」、「思業」、「思已業」彼此的關係以及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21 日

師子賢論師小時候是獅子餵養長大的嗎?
2020 年 6 月 18 日

「南無梵天」「南無帝釋天」和三寶有何關係?
2020 年 4 月 29 日

祈願法會仁波切撒的吉祥米可以拿嗎?
2020 年 9 月 22 日

如何理解「盡形不盜者,已施法界有情之財」、「不盜不妄取即是施財」?
2021 年 10 月 27 日

備覽中「小漫」的解釋。
2020 年 5 月 11 日

《事鈔》「宗體行相」如何解釋?
2020 年 5 月 7 日

所破的我和名言的我有什麼不同?
2022 年 10 月 6 日

《賽倉攝類學》所說的「前四種果」是指哪四種?
2020 年 11 月 18 日

名相與性相到底是不是相互周遍?
2020 年 7 月 11 日

四大種(地、水、火、風)是常法還是無常法?
2020 年 11 月 20 日

四理是指什麼內涵?
2020 年 9 月 29 日

如何供養才能獲得廣大福報?是要一次大量地供養,還是長時供養才是?
2021 年 2 月 11 日

在沒有得到真正傳承而開始持誦咒語會有問題嗎?望請法師釋疑!
2020 年 11 月 25 日

一邊做事一邊聽老師的讚頌會不會不恭敬?
2020 年 7 月 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