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教由體立、體即教源」這兩句話要如何消文?
2020 年 4 月 11 日
南山一宗把整個佛的教法,是怎麼分析的,然後演繹歸納成這三宗的,把世尊所說的整個言教,從小到大,性、相、顯、密通通的含攝… / 釋如密

廣論第122頁第4行,此復若是殺者自殺有加行罪無究竟罪 以及第七行若起加行誤殺祠授無根本罪。究竟罪與根本罪二者有何不同?
2020 年 4 月 6 日
至尊宗喀巴大師在辨明十惡業中的殺生,要完成一個業道,需要具備事、意樂、加行、究竟四個條件。「無究竟罪」,藏文原文沒有「罪」這個字,意思是… / 釋性景







《備覽》第86頁第8行,作法捨的五個條件中,第二個條件「相解者成」似乎已經包含了第四個條件,要如何區別其不同點?
2020 年 4 月 19 日
欲捨戒者要具有清淨戒體,是住自性。其次接受捨戒的對象需要一位出家人或者白衣、外道,必須能了解欲捨戒者所說的意思,這是所對人境,此處並未說已經和欲捨戒者相遇… / 釋如行

《攝類學》「金瓶銅瓶二者有法,應當是從自己的別別直接近取因所生,因為金瓶是從金所生…」此論式是否不周遍?
2021 年 2 月 24 日
此論式不周遍,為方便解釋而說,未可如言而取。 / 釋如法



《廣論》「除前所說二學處外諸餘學處」,「二學處」與「諸餘學處」各是指什麼?
2020 年 7 月 4 日

輪迴可怖,為何還要增上生,不能往生淨土?
2021 年 10 月 27 日

阿底峽尊者不捨密行的「密行」是什麼意思?
2020 年 10 月 6 日

「有學」和「無學」各是指哪些修行人?
2020 年 6 月 14 日

既然「從用無作」,受施者不如法,施主會得其不如法之果嗎?
2020 年 6 月 6 日

圓教宗是以《法華》跟《涅槃經》為證,又寫「舍此二經,餘無此義」,是否矛盾?
2020 年 5 月 15 日


阿賴耶識是無記?是戒體?
2020 年 7 月 1 日

構成紙張的紙纖維與紙張是否是因果關係,所以不是體性一?
2021 年 7 月 4 日

如果「聲音無常」是一種概念,為何說聲音無常是無常法?
2020 年 11 月 1 日

名相與性相到底是不是相互周遍?
2020 年 7 月 11 日

所作是成立聲音是常法的能遮破「法的體性」的正因或相違因?
2020 年 9 月 20 日

請問是否晚上不可以誦經、持咒、誦持佛號、拜佛、供香?
2020 年 4 月 11 日

家中有佛像而不方便請法師來開光時,該如何做?
2020 年 10 月 27 日

既然是無常,那佛陀如何能授記某人於未來會成佛?
2021 年 2 月 16 日

在沒有得到真正傳承而開始持誦咒語會有問題嗎?望請法師釋疑!
2020 年 11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