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既然是無常,那佛陀如何能授記某人於未來會成佛?
2021 年 2 月 16 日
並不會衝突,因為無常還是可以穩定的延續。當佛陀或有神通的修行人用神通力觀察有情的願力或悲心及智慧業力等續流穩固時,就能做出準確的預言,是不會失誤的。 / 釋性善


「從根本智上起後得智」裡「根本智」與「後得智」各是什麼意思?
2020 年 10 月 2 日
根本智是指聖者在等引的禪定狀態中的智慧,而後得智則是指從等引的禪定狀態中出來的智慧。 / 釋如法


在《藥師經》中提到,是八大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此處的彼界,是指西方極樂淨土或東方淨琉璃世界?
2020 年 4 月 5 日
《藥師經》中說:「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菩薩,乘神通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 / 釋如法



請問若無盜三寶物之心而犯,從教、律角度如何理解?網路資訊沒有說明是否可以流傳或保存,若私自保存或流傳是否犯了盜法,盜僧物罪?
2020 年 3 月 30 日
在事、意樂、加行,究竟這幾個方面,只要有一個不具足,就不算是正犯。所謂盜僧物無法淨除罪業,原因在於若所盜的僧物是常住物,那麼乃至集現在的僧眾也無法償還。現在網路上流傳的佛法內容,是一種新的法寶流通形式。每個網站對於自己所刊登的內容,都有自己的規範的流通範圍。具體必須要了解每個網站所定的規定及政策。 / 釋如法

在心識的條件正常狀況下,聾啞者是否能得歸依體?
2020 年 6 月 25 日
依《業疏》所引及師父所釋,雖無明文,然可推知就通常言,聾啞者難具順緣,故難得體。眼根不妨,可在開緣。 / 釋如行

為何誦唸某些佛號的功德會超越誦唸釋迦牟尼佛名號的功德?
2020 年 7 月 9 日
每一尊佛的功德雖然相同,但是由於因此時所發的願不同,以致於每一尊佛成佛時,顯現出來的利生事業也會有所差別。 / 釋如法

請問「煩惱」、「業」、「思業」、「思已業」彼此的關係以及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21 日
「煩惱」和「業」是相違的,因為「業」是思心所,「煩惱」是行心所當中的相應行心所。下士道所提及的事、意樂、加行、究竟,是要完成一個「業道」所需具備的條件。 / 釋性景


佛陀的三身是法、報、化三身,還是法、化、應三身?
2020 年 11 月 27 日

孕婦產檢發現胎兒異常,但拿掉孩子會造殺業,我該怎麼辦?
2020 年 5 月 27 日

「業」和「業道」怎麼區分?《廣論》下士道所講的「貪」和中士道講的「貪」有何不同?
2020 年 3 月 15 日

「具力業門」中的「師長」是專指佛門中的善知識,還是也包含世間學校裡的老師?
2020 年 6 月 6 日

法之與體,同異云何?
2020 年 9 月 26 日

若我遣人盜我已經投保巨額保險的東西,若被盜我就可獲得巨額賠償,不知我是否犯重?
2020 年 7 月 4 日

祈願法會仁波切撒的吉祥米可以拿嗎?
2020 年 9 月 22 日


六度、四攝、戒體、習氣、種子、四諦等各是什麼法?
2021 年 8 月 6 日

反體同一類別是否有包含非遮?
2020 年 6 月 3 日

攝類學P445,斷諍1為論式有過失,斷諍3為不遍,為何會有不同的回答?
2020 年 5 月 10 日

因類學課本55頁,有人說:「成立聲音是無常的所立法的總…」這段文義如何理解?
2020 年 11 月 15 日

未達諸法空,何以無所得?
2020 年 9 月 17 日

受八關齋戒隔天太早起,起床滑手機玩遊戲算破戒嗎?如何判斷明相初出?
2020 年 4 月 28 日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要生什麼心?與「應生無所住心」有何不同?
2020 年 7 月 3 日

八吉祥的圖案有何含義?正確的擺放順序是什麼?
2020 年 7 月 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