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量」、「比量」、「非量」的區別?

問題敘述:

是否有簡單易懂的方式可以解釋「現量」、「比量」、「非量」的區別?

解答法師:釋如法

量是一種心識,在此之上要具足兩個條件:1. 它必需證達某個事物;2. 這樣的證達必需是新證達的,而不是之前就已經證達過的。

因此,在種種心識當中,沒有證達事物的心識,都不是量,諸如視而不見的眼識、疑惑、誤解、情緒等等。其次,雖然有證達,但所證達的事物之前已經證達過而且尚未忘失,這樣的心識也不算量,如回憶之前已知事物的憶念。以上是量與非量的區分。

量分為兩類,一類是現量:在前面所說的量的條件之上,現量的特點在於:非思考式的、清晰而真接映現事物行相。對於一般人而言,現量只局限於眼耳鼻舌身識 ,這些有新新證達事物的眼耳鼻舌身識,統稱為根現量。對於修行者而言,還包括屬於意識的神通,還有聖者相續中現證無我的,佛陀的一切相智,這些都屬於意現量。

比量在量的基礎上,其所具有的特點是,透過正確的原因,經由思考證達事物,其證達的方式並非清楚顯現境界,而是透過在心中形事物的行相—義共相而形成。如一個知道煙與火之間的絕對性的因果關係,也知道如何辨認煙,當這個人看到在遠處看到濃煙冒起來時,即便沒有看到火,也會知道遠處起火了。這個知道遠處起火的量,並沒有真的像眼睛那樣看到火,而是透過正確的推理而知的。這類的量屬於比量。這就是現量與比量的差別。

有些凡夫未能以現量現前證達的法,如四諦、無自性等等,最初一定要透過比量了解,繼而長時串修,再經由奢摩他、毗缽舍那的串習,最後會產生現量的證達,這是證達某些事物的比量與現量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