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經論問答


觀過念怨和觀光念閒哪個比較沒過失?
					
			2020 年 11 月 13 日		
				
				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努力的觀功念恩。當下的造業觀過念怨比觀光念閒更有過失,因為觀過念怨造的惡業比較大,來世會產生更大的痛苦。 / 釋性善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要生什麼心?與「應生無所住心」有何不同?
					
			2020 年 7 月 3 日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指不應貪著諸法有諦實,應當生起證得諸法無諦實的心;「應生無所住心」是指應當生起證得諸法無諦實的心,所以兩句經文的內涵是相同的。 / 釋性華


曾聽說過:佛陀慈悲和智慧圓滿增長。請問:既已圓滿,為何還會增長呢?
					
			2020 年 4 月 28 日		
				
				佛陀心中的大慈大悲,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種智都是佛陀的智慧法身,已經圓滿,不會增長。如世親菩薩的《經莊嚴論釋》說:「差別者,謂於諸佛法身,以彼等無差別生也。」 / 釋如行


在網路上看口傳咒語的影片算得到口傳嗎?
					
			2020 年 6 月 8 日		
				
				一般而言,上師有特別開許可以連線求受傳承,自己也有求法之心,在同步連線的狀態下,才有可能在網路上看傳咒的影片而得到傳承。 / 釋如法

般若經於卷四百四,第三十六頁中所述六神通波羅蜜多;卷四百六十五,第三十九頁所述五通;及卷四百六十七,第二頁、第七頁所述五通,有何差別?
					
			2020 年 4 月 4 日		
				
				總體而言,六種神通都是在獲得靜慮之後,進一步生起的功德。但是六種神通各有不同的對境或不同的作用。分述如下… / 釋性華

業果如果是極隱蔽分,為何仍可分析?如果不分析:是否違於「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
					
			2021 年 2 月 22 日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開山始祖,那為何在世尊之前還有那麼多佛?
					
			2020 年 8 月 5 日		
				
				
閱讀手抄稿與聽音檔的差別為何?一定要聽音檔嗎?為什麼要重覆聽?
					
			2020 年 7 月 5 日		
				
				
十二緣起中的有支與識支之區別為何?
					
			2021 年 6 月 2 日		
				
				
《事鈔》中說:「或畜貓狗,專擬殺鼠,是惡律儀。」所以是否不可以養流浪貓狗?
					
			2020 年 7 月 31 日		
				
				
《南山律》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其性相為何?為何用三界區別?
					
			2020 年 5 月 20 日		
				
				
戒是警意之緣,但是四緣中的哪幾個?
					
			2021 年 2 月 13 日		
				
				
圓教宗是以《法華》跟《涅槃經》為證,又寫「舍此二經,餘無此義」,是否矛盾?
					
			2020 年 5 月 15 日		
				
				
性相當中「成立彼的順宗」指的是該論式的所立法事物?還是「所有是無常的法」?
					
			2020 年 6 月 23 日		
				
				
柱子的反體是不是名相?
					
			2020 年 5 月 2 日		
				
				
「現量」、「比量」、「非量」的區別?
					
			2020 年 6 月 26 日		
				
				
業果是略隱蔽分還是極隱蔽分?
					
			2021 年 10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