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問答

請問「煩惱」、「業」、「思業」、「思已業」彼此的關係以及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21 日
「煩惱」和「業」是相違的,因為「業」是思心所,「煩惱」是行心所當中的相應行心所。下士道所提及的事、意樂、加行、究竟,是要完成一個「業道」所需具備的條件。 / 釋性景


在全廣209講裡,師父說到:「這個清淨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個,教理上面要有圓滿的認識,然後這個教理還有驗證上面的、確定不疑的悟證的境界。」,「悟證的境界」指的是什麼境界呢?
2020 年 4 月 2 日
對照前後文,師父並沒有明指是哪個法類,但是作為清淨條件之一,師父說「教理上面要有圓滿的認識,然後這個教理還有驗證上面的、確定不疑的悟證的境界。」應該是指必須具備兩個特點… / 釋如密

全廣二第214講一開始,老師說廣論前面的那一段是哪一段?
2020 年 6 月 25 日
《廣論》前面的那一段,即是指「總之,應作是念發心,謂我為利一切有情,願當成佛。為成佛故,現見應須修學其因,因須先知,知須聽法。是故應當聽聞正法,思念聞法勝利,發勇悍心,斷器過等而正聽聞」這段提策聽聞發心的內容。 / 釋如法

請問《廣論》67頁所說的「正受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淨戒律儀」是什麼?
2020 年 3 月 15 日
試重解這一段語譯如下:
內道佛教徒的「律儀」要有出離心攝持,非律儀非非律儀並「不是(上述)這樣的律儀」。但是,非律儀非非律儀由於還有守護三門、不犯十惡,所以也並不是「根本不是律儀」的非律儀。…


心情不好,聽流行樂真的可以抒發煩惱嗎?
2020 年 5 月 13 日
世間的流行歌中,如果是與隨順增長煩惱的歌曲,雖然在聽與唱的時候,一時之間,會有一種抒發的的感覺,但是終究無法解決根本性的問題。 / 釋如法



《備覽》中:「恆用攝生」是指「攝律儀戒」還是指「饒益有情戒」?
2020 年 11 月 22 日

把家中螞蟻蟑螂的地水火風虛空等遮檔住,這犯盜戒嗎?
2021 年 2 月 13 日

「事在無作」、「從用無作」,我們該以外境的作用還是內心的意樂來評斷善惡?
2020 年 5 月 29 日

《備覽》八戒裡沒有「預習發戒」和「歎功問相」,那我在受八戒前時,要準備這兩項嗎?
2020 年 5 月 6 日

自己的眼識與耳識是否是同一成住以及實質同一類別?
2022 年 4 月 9 日

為何「聲音的無常與聲音的所作」是遮破法?
2020 年 9 月 29 日

因類學課本55頁,有人說:「成立聲音是無常的所立法的總…」這段文義如何理解?
2020 年 11 月 15 日

楞嚴經「入流亡所」整句如何理解?
2020 年 4 月 18 日

在沒有得到真正傳承而開始持誦咒語會有問題嗎?望請法師釋疑!
2020 年 11 月 25 日

八吉祥的圖案有何含義?正確的擺放順序是什麼?
2020 年 7 月 2 日

在床上能否持咒或背誦思惟串習教典?
2020 年 4 月 29 日

佛台供物在撤下來之前,是否需要念誦儀軌?
2020 年 4 月 2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