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現前」、「供養」般若經如何行?是恭敬念誦嗎?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的差別?
2020 年 7 月 6 日
現前供養有兩種,佛身親自於前與塔像於前而做供養。供養的方式及意涵有很多。一般而言,可分為財敬供養、身語承事,依教奉行。 / 釋如法

當下發生的只跟過去有關係嗎?現在所做不能影響現在嗎?
2021 年 1 月 31 日
如果想要看到自己所做所想能影響現在,請先從改變自己的內心開始。你內心的念頭是你的現在嗎?一定要從纏繞自己的負面思路中成功掙脫。這是改變現在的第一步。 / 真如

依《廣論》修行當從何了知兩種根本?
2020 年 5 月 28 日
錯亂修習,是因為不知二種根本,以錯為對,以是為非,並不是因為從如來藏入門修行的關係。所以應當如理聞思教典,正確了知二種根本… / 釋如行

請問《廣論》67頁所說的「正受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淨戒律儀」是什麼?
2020 年 3 月 15 日
試重解這一段語譯如下:
內道佛教徒的「律儀」要有出離心攝持,非律儀非非律儀並「不是(上述)這樣的律儀」。但是,非律儀非非律儀由於還有守護三門、不犯十惡,所以也並不是「根本不是律儀」的非律儀。…

如何才能積聚修習止觀的資糧?
2020 年 10 月 30 日
要之,至尊文殊所說的三合引導:於上師本尊無別尊殷重祈禱,多門淨罪積資,研閱無垢經論,是一切時中積累證達止觀之因的扼要。 / 釋如法

請問宗大師回向偈裡「我之師長宗喀巴,或居兜率或極樂,任住何處勝淨土」如何理解?
2020 年 8 月 4 日
兜率天雖然是欲界天,但是兜率內院卻是淨土,不在輪迴所攝,即便到了壞劫,其他天界壞滅,兜率內院也不會壞失,因此說或居兜率或極樂,任住何處勝淨土。而兜率外院則如一般的欲界天,對於凡夫而言,是極享樂處無法修行… / 釋如法



「現量」、「比量」、「非量」的區別?
2020 年 6 月 26 日
量是一種心識,在此之上要具足兩個條件:1. 它必需證達某個事物;2. 這樣的證達必需是新證達的,而不是之前就已經證達過的… / 釋如法




開二成五,二與五分別是什麼?
2020 年 4 月 18 日

涅槃是什麼意思?涅槃後的釋迦牟尼佛去哪裡了?
2020 年 11 月 1 日

「現前供養」、「不現前供養」、「現不現前俱供」的討論與應用。
2020 年 5 月 12 日

輪迴可怖,為何還要增上生,不能往生淨土?
2021 年 10 月 27 日

既然「從用無作」,受施者不如法,施主會得其不如法之果嗎?
2020 年 6 月 6 日

「如牛二角」及「二教」是指「作與無作」還是「作俱與形俱」?
2020 年 11 月 11 日

「四心三性」一句為何是顯示非心?
2020 年 6 月 14 日

備覽中「小漫」的解釋。
2020 年 5 月 11 日

在判斷正論式時,哪些部分是以本身來判斷,哪些部分是以範圍來判斷?
2020 年 9 月 23 日

《攝類學》經部宗承許過去、未來是常法的相關疑問。
2020 年 8 月 2 日

三界共有三十三個煩惱遍行的染法嗎?
2020 年 11 月 5 日

白雲的顏色以及上白下黃的顏色是根本色還是支分色?
2021 年 6 月 9 日

依法不依人與視師如佛有無矛盾?
2020 年 6 月 3 日

受完五戒和菩薩戒還可以受八關齋戒嗎?
2020 年 4 月 22 日

在包裝、紙箱上寫「仏」代表佛字,該包裝用完後,是否可以作一般垃圾處理?
2020 年 11 月 17 日

《普賢行願品》中,為何普賢菩薩可被稱為大聖?
2020 年 10 月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