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正知見」、「正知」、「正見」、「正念」之間的關係及生起的次第是怎樣的?
2021 年 6 月 9 日
同一個法相名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所指的內容或範圍,不盡相同,需要按照上下文義辨別。 / 釋法行

南山將假名宗與實法宗判為小乘,圓教宗歸為大乘,依據為何?
2020 年 11 月 16 日
三宗由見不同故對戒體判定不同,但判三宗是小乘或大乘,並不是依各自見解而判定,是說這些見解是源於大乘教法還是小乘教法。 / 釋法行

如何消文解釋「雖廣開戶牖而軌度無差,雖剋定楷模而攝生斯盡」?
2021 年 8 月 6 日
今以譬喻間註試作消釋,事例義涵可參師父新舊兩版開示及《備覽》P8R2、P13L2。 / 釋法行


「無花果」、「無尾熊」是屬於非遮還是成立法?
2020 年 7 月 10 日
無花果與無尾熊,從非常嚴格的命名方式來看,雖然有誤,但是若將無花解作沒有外部顯形的花,無尾熊的無常見形式的尾,那麼這麼這樣的立名方式的所遮還是可以被理解的… / 釋如法

依《廣論》修行當從何了知兩種根本?
2020 年 5 月 28 日
錯亂修習,是因為不知二種根本,以錯為對,以是為非,並不是因為從如來藏入門修行的關係。所以應當如理聞思教典,正確了知二種根本… / 釋如行


《廣論》第213頁「悅意慈」與「與樂慈」的討論。
2020 年 8 月 3 日
修菩提心的七因果中「悅意慈」和「與樂慈」兩者是不一樣的內心狀態。「悅意慈」是《廣論》中「慈從報恩」和「大悲從慈」的「慈」… / 釋性柏


性相當中「成立彼的順宗」指的是該論式的所立法事物?還是「所有是無常的法」?
2020 年 6 月 23 日
順宗的範圍不僅限於該論式的所立法的事物本身,而是包含了所有是該事物的法在內… / 釋性忠

慬哦瓦是噶當派裡的「教授派」還是「口訣派」?
2020 年 7 月 8 日
噶當派分成三派時,慬哦瓦是噶當教授派開派祖師、博多瓦是噶當教典派的開派祖師,第三派是由袞巴瓦傳承下去,而沒有取名… / 釋性理

當下發生的只跟過去有關係嗎?現在所做不能影響現在嗎?
2021 年 1 月 31 日

修法的過程中,是觀待修何種法,而有不同的「本尊」嗎?
2020 年 5 月 2 日

聞思修中的修是否專指座上修?證正法是指三學嗎?三學與座上修,及與修中間是幾句型?
2020 年 4 月 19 日

戒定慧三學是出世的教正法嗎?
2020 年 10 月 3 日

請問小漫是只有人趣?還是只一趣呢?
2020 年 4 月 22 日

如何消文解釋「雖廣開戶牖而軌度無差,雖剋定楷模而攝生斯盡」?
2021 年 8 月 6 日

在心識的條件正常狀況下,聾啞者是否能得歸依體?
2020 年 6 月 25 日

使用破解版軟體,是否犯盜罪?
2021 年 5 月 31 日

什麼是僅僅透過聲共相而執取瓶子的分別心的直接境?
2020 年 6 月 12 日

心經中說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色是實事、是無常法,而空是常法,為什麼是實事的東西又是非實事呢?
2020 年 4 月 1 日

攝類學「將色法的一切支分作為境而趣入色法」的討論。
2020 年 5 月 10 日

無山的平原是否要由分別識與無分別識相互運作才能證達?
2021 年 2 月 3 日

研讀賢愚經公案時,超出想像之外,幾近神話,很難相信,不知該用什麼心態讀下去?
2020 年 9 月 18 日

為何有些咒語的翻譯用較難的字來翻譯,可否改字以方便讀誦?
2021 年 2 月 9 日

請問,唸經或唸佛號3、7、108遍,這些數字,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意涵?
2020 年 7 月 13 日

東方淨琉璃光世界,與西方極樂世界兩地淨土有什麼差別?
2020 年 4 月 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