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於身語業分為有表無表,故二種業具說為思。請問如何理解有表與無表這二個詞彙?
2020 年 4 月 11 日
婆沙師認為身業及語業是色法,分為有表色及無表色兩種;世親論師則認為身業及語業不是色法,而是與身體動作及語言同時運行的思心所… / 釋性華

「從根本智上起後得智」裡「根本智」與「後得智」各是什麼意思?
2020 年 10 月 2 日
根本智是指聖者在等引的禪定狀態中的智慧,而後得智則是指從等引的禪定狀態中出來的智慧。 / 釋如法

「剋定永施,不許改轉」此中之剋定永施,應於何時界定?改轉是否仍應唯持尊重?
2020 年 4 月 19 日
一旦施者作意剋定以後,該器物即不應改轉。如果只是暫時盛貯,雖可改轉,亦宜尊重。 / 釋如行

《廣論》說「具教授」是由正遍知輾轉傳來。請問這裡的「正遍知」是指「釋迦世尊」嗎?
2020 年 3 月 15 日
就此期教法而言,導師釋迦能仁尊示現十二相成道,所以《廣論》所云「從正遍知輾轉傳來」的「正遍知」,必須是指導師釋迦能仁尊。這顯示了「道次第的教授」,在此期教法中,為大乘顯教的中轉法輪——即無相法輪,《大…



如何修隨喜功德?隨喜時只看他人行為不管意樂,會有不好的果報嗎?
2020 年 5 月 31 日
建議您可以多思維修隨喜的好處。判斷一件事情是否為善業、惡業,的確必須要觀待其意樂是否為善或為惡。我們凡夫無法精確地判斷他人的意樂為何,只能檢查自己的意樂… / 釋性宣

慬哦瓦是噶當派裡的「教授派」還是「口訣派」?
2020 年 7 月 8 日
噶當派分成三派時,慬哦瓦是噶當教授派開派祖師、博多瓦是噶當教典派的開派祖師,第三派是由袞巴瓦傳承下去,而沒有取名… / 釋性理



下載了佛法相關的文件或是影片,刪掉時,會不會對我們的智慧有所虧損?應如何做較如法?
2020 年 4 月 1 日
以上問題請問如月格西後,如月格西回答説:「佛法相關的任何載體都跟紙本經書以及佛像畫卷一樣,都必須有恭敬謹慎的心態來面對。… / 釋性柏

依法不依人與視師如佛有無矛盾?
2020 年 6 月 3 日
視師如佛,是針對一位欲求解脫者,在修行之初,先必須尋找具備條件的上師,依止為自己的上師。之後在修行的初中後,都必須依靠上師的指導依之修持。此時修行者是否能接受上師的指導,則依靠自己對上師的信心,所以才需要修視師如佛。 / 釋性理

何謂第六意識?
2020 年 11 月 6 日

孕婦產檢發現胎兒異常,但拿掉孩子會造殺業,我該怎麼辦?
2020 年 5 月 27 日

心情不好,聽流行樂真的可以抒發煩惱嗎?
2020 年 5 月 13 日

「十二緣起有支」中的「有」,和183頁第4行的「有」是一樣的意思嗎?
2021 年 2 月 11 日

祈願法會仁波切撒的吉祥米可以拿嗎?
2020 年 9 月 22 日

戒是警意之緣,但是四緣中的哪幾個?
2021 年 2 月 13 日

「羯磨」及「羯磨註」是經典的名字嗎?
2021 年 7 月 6 日

把家中螞蟻蟑螂的地水火風虛空等遮檔住,這犯盜戒嗎?
2021 年 2 月 13 日

什麼是僅僅透過聲共相而執取瓶子的分別心的直接境?
2020 年 6 月 12 日

《攝類學》經部宗承許過去、未來是常法的相關疑問。
2020 年 8 月 2 日

無貪、無瞋、無明是非遮嗎?「沒有煩惱」 是無遮還是非遮?
2020 年 5 月 18 日

「現量」、「比量」、「非量」的區別?
2020 年 6 月 26 日

在床上能否持咒或背誦思惟串習教典?
2020 年 4 月 29 日

《普賢行願品》中,為何普賢菩薩可被稱為大聖?
2020 年 10 月 6 日

關於「三察清淨教言」的問題
2020 年 7 月 2 日

何謂「月十五日夜」?
2020 年 5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