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佛經只有說不殺,但沒有要人吃素。所以吃葷並沒有犯戒,是這樣嗎?
2020 年 6 月 12 日
若單就別解脫戒而言,雖然沒有制定不能食一切肉,但其中仍有簡別人肉、豬肉、狗肉、蛇肉等多種肉類不應吃,也有一些開緣的情況… / 釋性景


在中陰身看到佛菩薩時,如何確定是真的而不是幻覺?有可能看到幻覺的佛菩薩嗎?
2020 年 4 月 28 日
不僅是中陰身,在定境中都有可能出現幻覺,或將外道天魔的化現看成佛菩薩。不僅在定境中,就連阿羅漢現前境中都曾見到魔王化為佛陀,心生恭敬而欲禮拜。 / 釋如法

《備覽》第86頁第8行,作法捨的五個條件中,第二個條件「相解者成」似乎已經包含了第四個條件,要如何區別其不同點?
2020 年 4 月 19 日
欲捨戒者要具有清淨戒體,是住自性。其次接受捨戒的對象需要一位出家人或者白衣、外道,必須能了解欲捨戒者所說的意思,這是所對人境,此處並未說已經和欲捨戒者相遇… / 釋如行






「事在無作」、「從用無作」,我們該以外境的作用還是內心的意樂來評斷善惡?
2020 年 5 月 29 日
善惡業不是以常人的概念判斷,一定要用聖人的眼光,所以首先必須善學經論,了解何爲善惡、要以如何的心態造作善業。 / 釋如行

「無花果」、「無尾熊」是屬於非遮還是成立法?
2020 年 7 月 10 日
無花果與無尾熊,從非常嚴格的命名方式來看,雖然有誤,但是若將無花解作沒有外部顯形的花,無尾熊的無常見形式的尾,那麼這麼這樣的立名方式的所遮還是可以被理解的… / 釋如法

施主提供法師飲食,用餐後,居士自行取用剩下的食物,這是否算侵犯僧物?
2020 年 5 月 14 日
當施主或中心提供當餐飲食以後,食物成為現前僧物。但是比丘不適合再碰已經受用過的食物,會有違戒律,所以法師當餐受用之後應當捨與沙彌或居士,既然已經捨棄,也不是僧物了,居士們可以自行處理,或者隔日重新供養,沒有違犯盜戒。 / 釋如行

如何在隨喜時,避免得少為足?
2021 年 1 月 31 日

「無常也去拜一拜」是什麼意思?
2020 年 6 月 8 日

「極不靜相」 等於「不寂靜相」?
2020 年 4 月 19 日

師父解釋「…這個教者、學者這兩樣東西在這裡面」是指造者同時是教者與學者,還是教者與教者的學生?
2020 年 5 月 2 日

師父在《備覧》中說:「這個正見是『正見我倒』」,與《廣論•業果》中所說的正見是一樣嗎?
2020 年 9 月 24 日

《備覽》中的「便製疏」是書名還是「於是便寫註疏」?見師有錯,如何成立師無錯?
2020 年 11 月 22 日

「今解一時,非先後起」這裡指的作戒跟無作戒同時生起?還是作俱無作跟形俱無作同時生起?
2020 年 4 月 9 日

阿賴耶識是無記?是戒體?
2020 年 7 月 1 日

所知等字面上沒有否定意涵的非遮,其所遮為何?其引出的非遮或成立法為何?
2020 年 11 月 5 日

攝類學第九章相違單元中的論式可立為:「在鳳山寺的僧團」與「在湖山的僧團嗎」?
2020 年 5 月 5 日

非遮與無遮的性相當中「引出餘法」的意涵指的是什麼?
2020 年 9 月 21 日

業果是略隱蔽分還是極隱蔽分?
2021 年 10 月 27 日

念佛的目的,是求往生還是成佛?
2021 年 4 月 28 日

見到市場上的攤販,面到眾生血淋淋的身軀,我們能做什麼,能利益到牠們及攤販?
2020 年 11 月 8 日

家中有佛像而不方便請法師來開光時,該如何做?
2020 年 10 月 27 日

施主提供法師飲食,用餐後,居士自行取用剩下的食物,這是否算侵犯僧物?
2020 年 5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