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問答


華嚴九心第一心孝子心,「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應當如何解析依法不依人?
2020 年 4 月 6 日
師父在廣論開示中,明晰地解答了這個問題。「我們裡面告訴我們四依,依法不依人,我們說這個依法不依人,你為什麼這個地方要看他的面孔,然後這樣去做?這個正是… / 釋如法

「業」和「業道」怎麼區分?《廣論》下士道所講的「貪」和中士道講的「貪」有何不同?
2020 年 3 月 15 日
世親菩薩在《俱舍論》中說:「業謂思彼起,思即是意業,彼起身語業。」說「思」就是意業;由「思」所引起的是身、語業。「思」是一種心理狀態,使我們的心意去造作種種行為。比如看見歡喜的東西,心裡會歡喜,「思」…

善知識應該放在皈依三寶中的什麼位置呢?
2020 年 4 月 24 日
應當視自己的善知識為三寶的總聚體,上師即是示道大師,其相續中的滅、道功德即是法寶,他是具有明了、解脫功德的聖者,所以也是僧寶。 / 釋如密


何處可以獲得譯經院重新翻譯的「兜率眾神頌」?
2020 年 5 月 18 日
譯經院的譯師們曾經重新校訂中文本《兜率眾神頌》,希望能結合果芒僧院大善知識功德海大格西為僧俗傳授《兜率眾神頌》的開示而予以出版。當時曾配合解釋審訂,業以完成初校,然後來… / 釋如密


造業是下生感果。誦經迴向家人業病障消除,為何能讓他現生就感果?
2020 年 5 月 19 日
造業未必來生才能感果,有些業在今生就能感果,有些業是下一生能感果,有些業是下下生以後才能感果。 / 釋性華


為什麼講律不能用天眼?不能以天眼所見檢舉他人的意趣是什麼?
2020 年 11 月 26 日

既然「從用無作」,受施者不如法,施主會得其不如法之果嗎?
2020 年 6 月 6 日

《備覽》說「別請犯盜」是何意?
2020 年 11 月 10 日

依《廣論》修行當從何了知兩種根本?
2020 年 5 月 28 日

非遮會引出餘法非遮與成立法其中一者,為何沒有包含無遮?
2020 年 7 月 8 日

「瓶柱二者」與「與實事相違」是相係屬嗎?
2020 年 11 月 7 日

為什麼所知是常法?
2020 年 11 月 18 日

性相當中「成立彼的順宗」指的是該論式的所立法事物?還是「所有是無常的法」?
2020 年 6 月 23 日

《攝類學》「心不相應行法」與一個性相「堪為心的對境」是否相同?
2020 年 7 月 3 日

大悲心如何能生菩提心?
2020 年 5 月 17 日

請問備覧的持犯篇,其所結之罪,是否仍依假名宗來結?宣祖既崇唯識,是否天台亦遵此戒?
2020 年 4 月 19 日

在包裝、紙箱上寫「仏」代表佛字,該包裝用完後,是否可以作一般垃圾處理?
2020 年 11 月 1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