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經論問答



請問,唸經或唸佛號3、7、108遍,這些數字,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意涵?
2020 年 7 月 13 日
誦念三次是表示慎重。有上師曾說過,誦唸七次,其意涵為親近本尊至少要誦七次… / 釋如法

依法不依人與視師如佛有無矛盾?
2020 年 6 月 3 日
視師如佛,是針對一位欲求解脫者,在修行之初,先必須尋找具備條件的上師,依止為自己的上師。之後在修行的初中後,都必須依靠上師的指導依之修持。此時修行者是否能接受上師的指導,則依靠自己對上師的信心,所以才需要修視師如佛。 / 釋性理


研讀賢愚經公案時,超出想像之外,幾近神話,很難相信,不知該用什麼心態讀下去?
2020 年 9 月 18 日
可以懷著恭敬學習的心來研讀,隨著我們的福德智慧漸漸增長,就能漸生信心… / 釋性華

請法師釋疑:「受持行心儀軌」文中,「欣然樂行最勝菩薩行」是否應該改為「欣然樂習最勝菩薩行」?
2020 年 3 月 30 日
關於「欣然樂行最勝菩薩行」是否應該改為「欣然樂習最勝菩薩行」,此句藏文為བྱང་ཆུབ་སྤྱོད་མཆོག་ཡིད་འོང་སྤྱད་པར་བགྱི།།,其中བྱང་ཆུབ་སྤྱོད་མཆོག་為「最勝菩提行」,即文中「最勝菩薩行」;ཡིད་འོང་為「欣然」;སྤྱད་པར་བགྱི為「行持」… / 釋如密


請問是否晚上不可以誦經、持咒、誦持佛號、拜佛、供香?
2020 年 4 月 11 日
佛經當中勸導讚嘆於晝夜六時中行持上述等善行。如《大悲芬陀利經》中說:「是咒章句,晝夜六時,叉手專意而讀誦之。」是知可以晝夜持咒。 / 釋如法

「低處修時高處到,慢慢修時快快到,一人修時双人到」第三偈之內涵如何?與前二偈如何能貫?
2020 年 4 月 29 日

請問「發心」、「護持」的內涵為何?
2020 年 5 月 2 日

下載了佛法相關的文件或是影片,刪掉時,會不會對我們的智慧有所虧損?應如何做較如法?
2020 年 4 月 1 日

於有暇身勸取心要,「心要」指的是?
2020 年 3 月 15 日

南山將假名宗與實法宗判為小乘,圓教宗歸為大乘,依據為何?
2020 年 11 月 16 日

既然「從用無作」,受施者不如法,施主會得其不如法之果嗎?
2020 年 6 月 6 日

主要以延續勞保年資的意樂加入職業工會投保,是否犯貪及妄語戒?
2020 年 11 月 8 日

《南山律》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其性相為何?為何用三界區別?
2020 年 5 月 20 日

藍色為何不是將執藍眼識生為清晰明了的緣?
2020 年 11 月 28 日

因法無系屬的論式的因,為何不是不定因?
2020 年 11 月 5 日

是不是只要存在的東西,他們是三句型,便是同一體性?
2020 年 7 月 17 日

心經中說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色是實事、是無常法,而空是常法,為什麼是實事的東西又是非實事呢?
2020 年 4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