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色法的前時所生與色法的前時所生的實事是是等遍嗎?
2020 年 11 月 6 日
色法的前時所生與色法的前時所生的實事是是等遍。是色法的前時所生,一定是色法的前時所生的實事… / 釋性華


《廣論》中,宗大師所說:最極下劣典籍、極惡典籍、中典以及最勝經典,要如何分判?
2020 年 3 月 15 日
藏文中「最極下劣典籍」與「極惡典籍」的藏文是一樣的,所以是同義。《四家合註》解釋「中典」說:例如論述世間共通明處的典籍(聲明、因明、醫方明、工巧明)。解釋「最勝經典」舉例說:例如《般若八千頌》。…

既然是無常,那佛陀如何能授記某人於未來會成佛?
2021 年 2 月 16 日
並不會衝突,因為無常還是可以穩定的延續。當佛陀或有神通的修行人用神通力觀察有情的願力或悲心及智慧業力等續流穩固時,就能做出準確的預言,是不會失誤的。 / 釋性善

因類學:遮破正因與果正因同義嗎?
2020 年 5 月 21 日
遮破正因與果正因不是同義!因為是遮破正因的論式,它的直接所立法一定要是無遮,而果正因的論式,它的直接所立法一定是成立法或者是非遮其中一者。 / 釋性理

《備覽》第86頁第8行,作法捨的五個條件中,第二個條件「相解者成」似乎已經包含了第四個條件,要如何區別其不同點?
2020 年 4 月 19 日
欲捨戒者要具有清淨戒體,是住自性。其次接受捨戒的對象需要一位出家人或者白衣、外道,必須能了解欲捨戒者所說的意思,這是所對人境,此處並未說已經和欲捨戒者相遇… / 釋如行

意根是屬於分別識還是無分別識? 是心王還是心所? 是屬於證他的心識嗎?
2021 年 7 月 6 日
意根當中包含眼耳鼻舌身識,其中既有無分別的根現識也有屬於分別心的部分。而意根必定是心王,而且也一定是證他的心識。 / 釋如法

「今略指宗體行相,另後進者,興建有託。」是上品所發之菩提心?
2020 年 4 月 19 日
師父在此處解釋說:「前面經過這個說明以後啟發我們的認識,由於這個認識以後產生信心。」所以此處的發心主要指的是產生信心。 / 釋如行

《廣論》皈敬文殊,是否屬於深見智慧分?
2020 年 9 月 9 日
依照藏地翻譯三藏的規矩,經藏的開頭會敬禮一切諸佛菩薩,律藏的開頭會敬禮一切智智,論藏的開頭會敬禮至尊文殊。… / 釋性華

依之而生的係屬關係,如因果,是否即是體性異的關係?
2020 年 4 月 18 日
依之而生的係屬,如因果,即是體性異。當修行七因果教授發心之時,行者心中的大悲心也是其相續中… / 釋如行



為什麼執有見如須彌山大不怕,執空如芥子一點點就完了?
2020 年 5 月 31 日

眾多法類當中,為何宗大師在正行供養的段落只列出這些內容?
2020 年 11 月 5 日

往生增上生道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差別為何?
2020 年 8 月 5 日


《備覽》說「別請犯盜」是何意?
2020 年 11 月 10 日

主要以延續勞保年資的意樂加入職業工會投保,是否犯貪及妄語戒?
2020 年 11 月 8 日

使用破解版軟體,是否犯盜罪?
2021 年 5 月 31 日

請問「圓教宗」的名稱是道宣律祖自己安立的嗎?
2020 年 7 月 6 日

業果是略隱蔽分還是極隱蔽分?
2021 年 10 月 27 日

「是瓶柱二者」是「是瓶柱二者」嗎?二者是「是等遍」嗎?
2021 年 7 月 4 日

心經中說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色是實事、是無常法,而空是常法,為什麼是實事的東西又是非實事呢?
2020 年 4 月 1 日

在判斷正論式時,哪些部分是以本身來判斷,哪些部分是以範圍來判斷?
2020 年 9 月 23 日

「剋定永施,不許改轉」此中之剋定永施,應於何時界定?改轉是否仍應唯持尊重?
2020 年 4 月 19 日

二種悉地的意涵為何?
2020 年 7 月 17 日

是否要發心才能去極樂世界?
2021 年 2 月 6 日

輪迴是否沒有結束的一天?
2020 年 11 月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