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問答

般若經於卷四百四,第三十六頁中所述六神通波羅蜜多;卷四百六十五,第三十九頁所述五通;及卷四百六十七,第二頁、第七頁所述五通,有何差別?
2020 年 4 月 4 日
總體而言,六種神通都是在獲得靜慮之後,進一步生起的功德。但是六種神通各有不同的對境或不同的作用。分述如下… / 釋性華

請問若無盜三寶物之心而犯,從教、律角度如何理解?網路資訊沒有說明是否可以流傳或保存,若私自保存或流傳是否犯了盜法,盜僧物罪?
2020 年 3 月 30 日
在事、意樂、加行,究竟這幾個方面,只要有一個不具足,就不算是正犯。所謂盜僧物無法淨除罪業,原因在於若所盜的僧物是常住物,那麼乃至集現在的僧眾也無法償還。現在網路上流傳的佛法內容,是一種新的法寶流通形式。每個網站對於自己所刊登的內容,都有自己的規範的流通範圍。具體必須要了解每個網站所定的規定及政策。 / 釋如法



全廣214講:《金剛經》、《楞嚴經》這樣又不圓滿。請問法師這裡的「圓滿」要如何理解?
2020 年 4 月 22 日
圓滿有多重涵義,而依據師父的開示來尋求師父此段的密意,確實是指上述經典雖非常殊勝,但未能含攝所有根機現前學習的次第。 / 釋如法


《備覽》第86頁第8行,作法捨的五個條件中,第二個條件「相解者成」似乎已經包含了第四個條件,要如何區別其不同點?
2020 年 4 月 19 日
欲捨戒者要具有清淨戒體,是住自性。其次接受捨戒的對象需要一位出家人或者白衣、外道,必須能了解欲捨戒者所說的意思,這是所對人境,此處並未說已經和欲捨戒者相遇… / 釋如行

肉食應不應該飯前供養?
2020 年 4 月 18 日
在律典《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十中提到,在佛世時王舍城有一位長者,聽說供養僧眾能夠得到財富的果報,就去市場上買淨肉回家,煮成肉粥,供養來行乞食的比丘眾… / 釋性景


當下發生的只跟過去有關係嗎?現在所做不能影響現在嗎?
2021 年 1 月 31 日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要生什麼心?與「應生無所住心」有何不同?
2020 年 7 月 3 日

全廣216講,如何辨別「明辨取捨」與「挑毛病」?
2020 年 5 月 2 日

如何在隨喜時,避免得少為足?
2021 年 1 月 31 日

「現量」、「比量」、「非量」的區別?
2020 年 6 月 26 日

「正知見」、「正知」、「正見」、「正念」之間的關係及生起的次第是怎樣的?
2021 年 6 月 9 日

《密集嘛》的意涵為何?
2020 年 11 月 8 日

八吉祥的圖案有何含義?正確的擺放順序是什麼?
2020 年 7 月 2 日

聞慧及聞所成慧,思慧及思所成慧,修慧及修所成慧,有無這些概念?
2020 年 4 月 19 日

佛陀的三身是法、報、化三身,還是法、化、應三身?
2020 年 11 月 27 日

「有學」和「無學」各是指哪些修行人?
2020 年 6 月 14 日

為什麼所知是常法?
2020 年 11 月 18 日

下載了佛法相關的文件或是影片,刪掉時,會不會對我們的智慧有所虧損?應如何做較如法?
2020 年 4 月 1 日

請問「煩惱」、「業」、「思業」、「思已業」彼此的關係以及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21 日

「從根本智上起後得智」裡「根本智」與「後得智」各是什麼意思?
2020 年 10 月 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