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恭敬的內涵,及其質量次第為何?
2020 年 9 月 28 日
關於恭敬的內涵,師父在《廣論》、《備覽》的開示中,反覆強調其重要性!以下僅略舉起一二,請同學們有空多加深入聞思實踐,必能生起深刻體會! / 釋性景



因類學:遮破正因與果正因同義嗎?
2020 年 5 月 21 日
遮破正因與果正因不是同義!因為是遮破正因的論式,它的直接所立法一定要是無遮,而果正因的論式,它的直接所立法一定是成立法或者是非遮其中一者。 / 釋性理

《南山律》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其性相為何?為何用三界區別?
2020 年 5 月 20 日
透過有漏業及煩惱增上受生的近取蘊,就是分段生死,也就是《廣論》在共中士道所說,為苦諦所攝的生死。 / 釋如行




何謂對空性生起一念合理懷疑?
2020 年 10 月 27 日
關於《四百論》的這句話,可以參見賈曹傑大師所寫的《四百論釋善解心要論》(福智之聲出版社),第八淨治弟子品中,有下述的解釋… / 釋性景

《攝類學》「金瓶銅瓶二者有法,應當是從自己的別別直接近取因所生,因為金瓶是從金所生…」此論式是否不周遍?
2021 年 2 月 24 日
此論式不周遍,為方便解釋而說,未可如言而取。 / 釋如法



修止的資糧中,第五持守淨戒,和第六斷除貪欲等惡尋思,二者有何不同?
2021 年 2 月 6 日

「我被貪等猛火燒然,為做『雲雨』而為熄滅」,是「雲雨」還是「雨雲」?
2020 年 4 月 11 日

常人為何不記得前世?
2020 年 9 月 26 日

請問壞聚見如何解釋?
2020 年 10 月 2 日

阿賴耶識是無記?是戒體?
2020 年 7 月 1 日

「如牛二角」及「二教」是指「作與無作」還是「作俱與形俱」?
2020 年 11 月 11 日

為什麼講律不能用天眼?不能以天眼所見檢舉他人的意趣是什麼?
2020 年 11 月 26 日

《備覽》中的「便製疏」是書名還是「於是便寫註疏」?見師有錯,如何成立師無錯?
2020 年 11 月 22 日

近取因和俱有緣壞滅,它的果才會出生嗎?
2022 年 10 月 8 日

「掌僧受用物,若使其汚染,則對掌主結罪,此罪,猶勝五無間罪。」的疑問。
2020 年 4 月 28 日

《因類學》「在聲音有法之上是他,是他的話遍是無常」,此處的「他」如何解釋?
2020 年 6 月 24 日

應成論式:「瓶柱二者有法,應當是是無我,因為是有的緣故」的回答為何?
2021 年 2 月 9 日

三十五佛懺「過去未來現在佛」,為何不是按照時間順序稱「過去現在未來佛」?
2020 年 5 月 9 日

晚上是否能持誦《地藏經》?
2020 年 4 月 6 日

「聽話」與「希求」應如何抉擇?何時該聽話,何時該希求?
2020 年 6 月 24 日

學因類學時,看到同學問的問題滿多角度的,為什麼我就生不出這樣的問題?
2020 年 4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