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攝類學》經部宗承許過去、未來是常法的相關疑問。
2020 年 8 月 2 日
攝類學中的過去,除在過去諸佛之外,一般是指著一種寂滅消失的狀態。所以過去的實事、實去的人,都不存在,因為凡是實事都不是寂滅狀態… / 釋如法

生苦中前四種苦如何區分?
2020 年 9 月 22 日
(一)是出生當下即苦,(三)是引生後面眾苦。(二)說「生」為粗重所隨不堪為善,(四)說這樣的「生」,遇緣就會現行煩惱而苦。 / 釋如行




因類學課本55頁,有人說:「成立聲音是無常的所立法的總…」這段文義如何理解?
2020 年 11 月 15 日
這段因類學課文的理路概略整理如下:
他宗錯解《正理滴論》中所說「所立法的總」以為照詞面理解即可,繼而承許…。 / 釋性天




《攝類學》「心不相應行法」與一個性相「堪為心的對境」是否相同?
2020 年 7 月 3 日
心不相應行法當中的「行」,必須是無常法。心不相應行法的範圍為不是心識也不是色法的無常法… / 釋如法

「它上根者很好,對一般中下之機容易亂」所指為何?
2020 年 6 月 7 日
或可解釋為:薩婆多部就上根的行者可以持守的很好,而因為一般中下之機沒有好好學,所以容易錯亂持守… / 釋如行

師父說的「好的人」及「壞的人」是什麼意思?
2021 年 6 月 2 日

何謂對空性生起一念合理懷疑?
2020 年 10 月 27 日

阿底峽尊者不捨密行的「密行」是什麼意思?
2020 年 10 月 6 日

閱讀手抄稿與聽音檔的差別為何?一定要聽音檔嗎?為什麼要重覆聽?
2020 年 7 月 5 日

請問小漫是只有人趣?還是只一趣呢?
2020 年 4 月 22 日

《備覽》第86頁第8行,作法捨的五個條件中,第二個條件「相解者成」似乎已經包含了第四個條件,要如何區別其不同點?
2020 年 4 月 19 日

若我遣人盜我已經投保巨額保險的東西,若被盜我就可獲得巨額賠償,不知我是否犯重?
2020 年 7 月 4 日

「教由體立、體即教源」這兩句話要如何消文?
2020 年 4 月 11 日

近取因和俱有緣壞滅,它的果才會出生嗎?
2022 年 10 月 8 日

「是瓶子的反體」是瓶子嗎?
2020 年 10 月 27 日

有符合既是體性ㄧ又是同一類別的常法例子嗎?
2021 年 6 月 20 日

所聞是成立聲音是常法的不共不定因嗎?
2020 年 5 月 29 日

《備覧》「今略指宗體行相,令後進者,興建有託。」問題。
2020 年 5 月 5 日

依法不依人與視師如佛有無矛盾?
2020 年 6 月 3 日

為何有些經典說佛見有情富盛不生歡喜,有的經典卻說見他富樂心生歡喜?
2021 年 8 月 18 日

次補佛處的意思為何?
2020 年 7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