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現量」、「比量」、「非量」的區別?
2020 年 6 月 26 日
量是一種心識,在此之上要具足兩個條件:1. 它必需證達某個事物;2. 這樣的證達必需是新證達的,而不是之前就已經證達過的… / 釋如法






瓶子是世俗諦,瓶子上的空性是勝義諦。二者是體性一而反體異的關係。請法師說明二者是體性一的原因及判斷條件。
2020 年 4 月 9 日
不論常法或是實事,基本上會有兩種狀況,一種是是此法,所以與此法是體性一,比如,瓶子是實事,所以與實事是體性一,一種是是此法的特法(含支分)所以與此法體性一,比如,水果的香味,是水果的特法,所以與水果體性一、瓶嘴是構成瓶子的支分,所以與瓶子是體性一。 / 釋性說


等起、任運二詞應的文意,如何明確辨別?
2022 年 10 月 8 日

佛法如何證明心識的存在?
2022 年 4 月 8 日

「現前」、「供養」般若經如何行?是恭敬念誦嗎?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的差別?
2020 年 7 月 6 日

開二成五,二與五分別是什麼?
2020 年 4 月 18 日

「今解一時,非先後起」這裡指的作戒跟無作戒同時生起?還是作俱無作跟形俱無作同時生起?
2020 年 4 月 9 日

法之與體,同異云何?
2020 年 9 月 26 日

《備覽》中:「恆用攝生」是指「攝律儀戒」還是指「饒益有情戒」?
2020 年 11 月 22 日

《備覽》中說:「識想受等通善惡行」是要說明什麼?
2021 年 7 月 8 日

為何聲音不是成立聲音是無常的事因無係屬而不成立的抉擇詞?
2020 年 7 月 1 日

同樣是實事,如何分判是遮破法還是成立法?
2020 年 7 月 13 日

佛教師所認為的眼等非聚合之事為何義?
2020 年 11 月 25 日

「瓶柱二者」與「與實事相違」是相係屬嗎?
2020 年 11 月 7 日

《大般若經》「不起分別」與「無異分別」是什麼意思?差別在哪?
2020 年 6 月 4 日

四理是指什麼內涵?
2020 年 9 月 29 日

每日打坐一小時,一年或兩年,能否達到初禪近分定?
2020 年 9 月 21 日

慬哦瓦是噶當派裡的「教授派」還是「口訣派」?
2020 年 7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