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事在無作」、「從用無作」,我們該以外境的作用還是內心的意樂來評斷善惡?
2020 年 5 月 29 日
善惡業不是以常人的概念判斷,一定要用聖人的眼光,所以首先必須善學經論,了解何爲善惡、要以如何的心態造作善業。 / 釋如行


三十五佛懺「過去未來現在佛」,為何不是按照時間順序稱「過去現在未來佛」?
2020 年 5 月 9 日
不同的順序,各有不同的意涵。若說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是依時序易可了解。若而過去、未來、現在… / 釋如法

因類學:遮破正因與果正因同義嗎?
2020 年 5 月 21 日
遮破正因與果正因不是同義!因為是遮破正因的論式,它的直接所立法一定要是無遮,而果正因的論式,它的直接所立法一定是成立法或者是非遮其中一者。 / 釋性理


依法不依人與視師如佛有無矛盾?
2020 年 6 月 3 日
視師如佛,是針對一位欲求解脫者,在修行之初,先必須尋找具備條件的上師,依止為自己的上師。之後在修行的初中後,都必須依靠上師的指導依之修持。此時修行者是否能接受上師的指導,則依靠自己對上師的信心,所以才需要修視師如佛。 / 釋性理







何謂對空性生起一念合理懷疑?
2020 年 10 月 27 日

一生與一身有什麼不同?
2020 年 8 月 2 日

全廣216講,如何辨別「明辨取捨」與「挑毛病」?
2020 年 5 月 2 日

「有學」和「無學」各是指哪些修行人?
2020 年 6 月 14 日

如何消文解釋「雖廣開戶牖而軌度無差,雖剋定楷模而攝生斯盡」?
2021 年 8 月 6 日

若我遣人盜我已經投保巨額保險的東西,若被盜我就可獲得巨額賠償,不知我是否犯重?
2020 年 7 月 4 日

南山將假名宗與實法宗判為小乘,圓教宗歸為大乘,依據為何?
2020 年 11 月 16 日

「正知見」、「正知」、「正見」、「正念」之間的關係及生起的次第是怎樣的?
2021 年 6 月 9 日

因類學:遮破正因與果正因同義嗎?
2020 年 5 月 21 日

《因類學》「在聲音有法之上是他,是他的話遍是無常」,此處的「他」如何解釋?
2020 年 6 月 24 日

《宗法輪論》所說的九種抉擇詞是哪些?
2020 年 9 月 17 日

所作的性相是能生,還是所生?
2020 年 9 月 25 日

依法不依人與視師如佛有無矛盾?
2020 年 6 月 3 日

請問,唸經或唸佛號3、7、108遍,這些數字,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意涵?
2020 年 7 月 13 日

「聽話」與「希求」應如何抉擇?何時該聽話,何時該希求?
2020 年 6 月 24 日

《賢愚經》大施抒海品阿難尊者侍奉佛的條件該如何理解?
2020 年 5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