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廣論以及其他經典中是否有講解思惟隨喜的勝利和不隨喜的過患?
2020 年 10 月 2 日
以下從隨喜的體性、對象、利益、實踐四方面來引據經論。其實都離不開《廣論》所説內涵,因為大家較為熟悉《廣論》的原文,所以此處就其他經論來引述… / 釋性景



「有學」和「無學」各是指哪些修行人?
2020 年 6 月 14 日
三乘都各有各自的有學及無學位。對於聲聞乘行者而言,從聲聞乘的加行道位起到見道位、修道位,屬於聲聞乘的有學位… / 釋如法

施主提供法師飲食,用餐後,居士自行取用剩下的食物,這是否算侵犯僧物?
2020 年 5 月 14 日
當施主或中心提供當餐飲食以後,食物成為現前僧物。但是比丘不適合再碰已經受用過的食物,會有違戒律,所以法師當餐受用之後應當捨與沙彌或居士,既然已經捨棄,也不是僧物了,居士們可以自行處理,或者隔日重新供養,沒有違犯盜戒。 / 釋如行


為什麼執有見如須彌山大不怕,執空如芥子一點點就完了?
2020 年 5 月 31 日
執有見是指執諸法諦實有,執諸法諦實有,最大的過患是不能解脫生死。執空見,是錯誤地執取諸法都不存在的斷見… / 釋如法




請問若無盜三寶物之心而犯,從教、律角度如何理解?網路資訊沒有說明是否可以流傳或保存,若私自保存或流傳是否犯了盜法,盜僧物罪?
2020 年 3 月 30 日
在事、意樂、加行,究竟這幾個方面,只要有一個不具足,就不算是正犯。所謂盜僧物無法淨除罪業,原因在於若所盜的僧物是常住物,那麼乃至集現在的僧眾也無法償還。現在網路上流傳的佛法內容,是一種新的法寶流通形式。每個網站對於自己所刊登的內容,都有自己的規範的流通範圍。具體必須要了解每個網站所定的規定及政策。 / 釋如法


《廣論》「除前所說二學處外諸餘學處」,「二學處」與「諸餘學處」各是指什麼?
2020 年 7 月 4 日

「具力業門」中的「師長」是專指佛門中的善知識,還是也包含世間學校裡的老師?
2020 年 6 月 6 日

廣海明月267講中說,隱義是顯義的基礎,應如何理解?
2020 年 11 月 8 日

十二緣起中的有支與識支之區別為何?
2021 年 6 月 2 日

主要以延續勞保年資的意樂加入職業工會投保,是否犯貪及妄語戒?
2020 年 11 月 8 日

「今解不然……從本境結」這一段,是次師問、初師答嗎?
2021 年 2 月 19 日

南山將假名宗與實法宗判為小乘,圓教宗歸為大乘,依據為何?
2020 年 11 月 16 日

《優婆塞戒》裡的「三齋月」指的是藏曆還是農曆?
2020 年 5 月 15 日

所作的性相是能生,還是所生?
2020 年 9 月 25 日

因法無系屬的論式的因,為何不是不定因?
2020 年 11 月 5 日

自證與證他是同一體性嗎?
2022 年 10 月 12 日

大悲心和菩提心的所緣是無邊的有情和一切的有情,是不是一切有情的含蓋面比無邊有情來的大?
2020 年 4 月 9 日

研讀賢愚經公案時,超出想像之外,幾近神話,很難相信,不知該用什麼心態讀下去?
2020 年 9 月 18 日


受完五戒和菩薩戒還可以受八關齋戒嗎?
2020 年 4 月 22 日

曾聽說過:佛陀慈悲和智慧圓滿增長。請問:既已圓滿,為何還會增長呢?
2020 年 4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