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苦中前四種苦如何區分?

  • Post category:廣論問答

問題敘述:

在八苦中,生苦分為五種,其中前四種是:一、眾苦所隨故生為苦者。二、粗重所隨故生為苦者。三、眾苦所依故生為苦者。四、煩惱所依故生為苦者。

請問如何區分「一、眾苦所隨」和「三、眾苦所依」,以及如何區分「二、粗重所隨」和「四、煩惱所依」?可否舉例說明?

解答法師:釋如行

(一)眾苦所隨故生為苦,是指出生時便具有痛苦,所以是苦。《廣論》舉了地獄、一向在痛苦中的餓鬼、胎生與卵生有情,才剛出生在這個世界,便帶著眾多痛苦出生。比如熱地獄有情出生時,就在猛火熾然的環境裡出生,或者如人類在住胎階段,就領受無量痛苦,這些都是這裡說的「眾苦所隨」。

(三)眾苦所依故生為苦,是指出生這件事,是成為痛苦的依止處,所以是苦。《廣論》說,一旦受生以後,後面老病死等痛苦都跟著來了,雖然剛出生時沒有這些苦,但是依靠「生」,就會增長後面這些苦、就當有這些苦,所以是「眾苦所依」。

所以(一)與(三)的差別,(一)是強調出生當下就帶著苦生,(三)是說不僅出生當下會苦,依著生還會引生後面種種痛苦,由此二點成立出生是苦。

(二)粗重所隨故生為苦,是指出生為三界有情時,就具有粗重,所以是苦。《廣論》在此說了兩個意義:一、指三界一切有為法都以業惑為因;二、有情以業惑為因而感生三界時,心續裡也還是有煩惱的種子相隨,所以是「粗重所隨」。由於「生」就帶著這樣的狀態活著,雖然當下沒有生起煩惱,但只要「粗重所隨」,就不堪控制自己去行善,沒法隨心所欲,所以是苦。我們平常提不起心力行善,沒法好好地修行,根本上就是存在這個問題。《四家合註》說,就像金子摻雜銅鐵等雜質,就很難如欲打造成一副好的飾品,容易破散,有諸多瑕疵。這也就是行苦。

(四)煩惱所依故生為苦,是指出生這件事,是成為煩惱的依止處,所以是苦。《廣論》說一旦生於輪迴,就會面對種種境界,因而生起三毒煩惱,讓身心痛苦,所以是「煩惱所依」。我們平時對別人觀過、起煩惱痛苦,就是「生」的過患導致的。

所以(二)與(四)的差別,(二)是強調輪迴中的「生」為粗重所隨,雖沒有現行煩惱,也不堪為善。(四)是強調因為有這樣粗重所隨的「生」,心中有煩惱種子,遇緣就會現行煩惱,讓身心痛苦。又由此二成立出生是苦。

所以思惟了「生」的過患,應該厭離生死輪迴,不應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