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問答

「正知見」、「正知」、「正見」、「正念」之間的關係及生起的次第是怎樣的?
2021 年 6 月 9 日
同一個法相名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所指的內容或範圍,不盡相同,需要按照上下文義辨別。 / 釋法行







「教由體立、體即教源」這兩句話要如何消文?
2020 年 4 月 11 日
南山一宗把整個佛的教法,是怎麼分析的,然後演繹歸納成這三宗的,把世尊所說的整個言教,從小到大,性、相、顯、密通通的含攝… / 釋如密


師父及上師講解三智的次第不同,原因為何?
2021 年 6 月 4 日

請問《廣論》67頁所說的「正受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淨戒律儀」是什麼?
2020 年 3 月 15 日

「隨宜」,法華經是「隨眾生」,師父開示是「隨自己」,兩者是否相違?
2020 年 5 月 8 日

等起、任運二詞應的文意,如何明確辨別?
2022 年 10 月 8 日

《攝類學》:「瓶子等所有色處」。請問瓶子是色處嗎?
2020 年 5 月 27 日

「該因為該所立法的因,因此雖然有周遍,卻不相係屬」。為什麼不相係屬?
2020 年 4 月 9 日

三界共有三十三個煩惱遍行的染法嗎?
2020 年 11 月 5 日

《攝類學》經部宗承許過去、未來是常法的相關疑問。
2020 年 8 月 2 日

晚上是否能持誦《地藏經》?
2020 年 4 月 6 日

大悲心如何能生菩提心?
2020 年 5 月 17 日

「聽話」與「希求」應如何抉擇?何時該聽話,何時該希求?
2020 年 6 月 24 日

關於「三察清淨教言」的問題
2020 年 7 月 2 日